大力发展基层医疗(8篇)

时间:2023-05-06 11:00:06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

  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直接面向群众,承担着“健康守门人”职责。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将“以基层为重点”作为新时期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首要内容。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就是要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用实的举措、实的服务,办好满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的“关心事”。

  聚焦服务网络建设,让群众“有地方看病”。一是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按照“县级强、乡级稳、村级活、上下联、信息通”的总体思路,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科学规划卫生资源结构和布局并引导向基层倾斜,夯实基层基础。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基本消除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3.6万所乡镇卫生院、3.5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1.6万个村卫生室,基本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二是壮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加强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持续开展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不断规范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面推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基层卫生人员数量稳步增加,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生312万和40.7万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有46.4万人。三是改革完善基层运行机制。先后出台改革和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等文件,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创新做法,进一步激发基层运行活力。

  聚焦服务能力建设,让群众“看得好病”。一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制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指导各地对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健全管理制度,稳步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目前,累计有__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2744家达到推荐标准,占比分别达到29.6%和6.2%。二是全面开展社区医院建设。推动各地加大财政投入,狠抓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建设,增加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床位设置,目前全国累计建成社区医院1410家。三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确定山西、浙江两个试点省和其他省份567个试点县,加强顶层设计,印发医共体建设指导方案,建立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组建专家组,开展试点成效监测评价,推动医共体健康持续发展,截至2020年,全国试点地区建成医共体1171个。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进医共体资源共享,促进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医共体上联三甲医院,下联乡村两级,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聚焦服务内涵建设,提升群众“看病获得感”。一是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家层面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各地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筹资、医保、价格等配套政策。截至2020年,全国已组建近43万个家庭医生团队,通过长期处方、延伸处方、转诊绿色通道、医保报销优惠等举措,丰富签約服务内容,居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系得到加强,对家庭医生的信任逐步提升,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签约率分别达到60%和30%以上。二是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20年的74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增加,服务内容不断扩大。通过健康管理,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人群健康状况改善效果明显,地区间、城乡间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公平性大大改善。

  2020年11月11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东院社区,卫生室医生王红霞(中)为村民张勇臣看病。寒亭区探索实施医保服务下沉举措,构建起覆盖全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服务下沉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便捷地享受医保红利。

  一是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源下沉,加强医防融合,提高县域总体服务效能。加快建立“总额付费、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机制。以人民群众收益和强基层为标准,加强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偏,防止对基层卫生资源的虹吸,防止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防止减少适宜技术、廉价项目,防止强化医疗而弱化预防和公共卫生服务,确保医共体建设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准确把握社区医院功能定位,与城市大医院协同发展,合理确定建设数量和任务目标,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巩固一个。加强内涵建设,树立行业声誉,逐步提高水平,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机构内部管理,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突出服务特色,加强人才培训,结合居民需求,加强特色科室建设。推动完善配套政策,将社区医院建设与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等工作相结合。

  三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稳步提高达标机构比例,着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

  病预防控制职责。鼓励各地逐步建立符合功能定位、体现服务特点的基层机构等级评审评价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展适老化建设和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基层机构设置医养结合床位、家庭病床等,结合实际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失能人员等提供上门服务。

  四是加强基层适宜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加快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做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和基层岗位吸引力。推动县域内编制统筹使用,多渠道扩充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分类解决乡村医生待遇和养老问题。继续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深入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加快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持续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实践技能。

  五是积极稳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壮大家庭医生队伍,切实落实签约服务费。抓好培训,提升家庭医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能力和传染病识别、处置能力。推进上门医疗、长期处方、“互联网+”签约服务,确保签而有约。根据签约居民需求发展灵活多样的签约服务,加强签约服务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六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提高家庭医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水平和使用率。加强儿童健康服务,做好儿童眼保健、近视防控和预防接种工作。以基层高血压、糖尿病防治为重点,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慢病防控知识培训,提升实践技能,改善防控效果。加强绩效评价和激励引导,确保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篇二: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未来5年,基层医疗发展机构发展?向会如何?近?,国家卫健委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未来5年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向和具体指标。《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县办公?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每千??床位数指导性要求为3.5。这个数据较2020年上调18%,?于其他医疗机构,简单来说就是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要增加了,并且有了明确?标。此外,还明确每千??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9上调为3.2,涨幅达10.9%,?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从0.48上调为0.62,涨幅?达29%。国家提出8个要求,涉及基层医疗机构

  《规划》将各级各类、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属关系、不同服务对象的医疗机构统?规划布局。为引导医疗卫?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效率和效能,国家对医疗机构设置提出8个要求:1、明确卫?院,村卫?室兜底农村医疗?络《规划》强调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并再次明确农村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完善以社区卫?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服务体系,建?城市医院与社区卫?服务机构的分?协作机制;进?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院和村卫?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服务?络。2、加快基层医疗机构分级诊疗《规划》提到,按照城市?格化布局管理,组建由三级公?医院或代表辖区医疗?平的医院牵头,若?医院、基层医疗卫?机构、公共卫?机构构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按照县乡?体化、乡村?体化原则积极发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级医院重点加强专科能?建设,加强对乡镇卫?院、村卫?室的技术指导。3、社区卫?服务机构,卫?院向?年医学发展《规划》明确,要加强?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置?年医学科,?励有条件的?级及以上中医医院设置?年病科,引导部分?、?级公?医疗机构转型为长期护理机构。还要探索社区卫?服务机构、乡镇卫?院建设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养?机构周边医院开设?年医学科,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做好?年病诊疗相关?作。4、?励社会办医近年来,国家?直探索社会办医和公?医院如何协作。《规划》提到,将拓展社会办医空间,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不作规划限制。特别强调,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备案制管理。5、发展中医药,基层医疗机构是基础从近年来中医药???件出台的密集程度,可以明显感受到国家??发展中医药的决?。《规范》明确,构建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区域中医医疗中?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基层医疗卫?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于?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未来5年,要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6、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对构建优质均衡?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具有重?意义。《规划》要求,强化信息化的?撑作?,切实落实医院、基层医疗卫?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推动??智能、?数据、云计算、5G、物联?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发展并规范远程医疗和互联?医疗。7、急救服务体系覆盖城乡《规划》提到,要构建覆盖城乡、衔接顺

  畅、服务优质的省、市、县三级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其中重点提?乡镇卫?院急救转运能?。

  急救转运能?。有条件的?型城市可以在急救中?下设急救分中?或急救站。推动院前急救?络与院内急救有效衔接,探索建?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五?中?(胸痛中?、卒中中?、创

  伤中?、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危重?童和新??救治中?)实时交互智能平台,推?急诊急救服务?体化。8、分?区建设重?疫情救治体系《规划》依托综合救治能?较强的医院,在全国分?区建设以国家医学中

  ?、国家级和省级区域医疗中?为龙头,相关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重?疫情医疗救治?络。坚持医防协同、平急结合,按照分级、分层、分流救治原则,形成分?明确、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重?疫情救治体系。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提?重?疫情应对能?。随着我国医疗卫?事业快速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全?推进,覆盖城乡的医疗卫?服务体系必将会?益完善。END即时医疗,?医必备,尽在医视屏!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篇三: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CHINESECOMMUNITYDOCTORS基层医疗在重大传染性疫情中的作用和意义毛卉434000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荆州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13.092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服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职能执行状况及其发挥的作用。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对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发现疫情后,基层医疗、预检分诊、社区筛查、协作防疫等职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相应职能执行过程中采取的各项措施、管理流程及处理办法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防疫防控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职能执行情况良好,在发现疫情后做出的各项措施、管理流程及处理方法及时有效,在疫情防疫防控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医联体模式的先进性在此次疫情工作中得到了肯定。但在整个疫情防疫期间基层医疗也暴露出制度不健全、医疗服务能力不强、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结论:正确引导基层医疗机构科学、快速、有序地开展基层疫情防控等职能工作,加强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在重大传染性疫情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基层防疫;工作应用TheroleandsignificanceofprimarymedicalcareinmajorinfectiousepidemicMaoHuiThirdPeople"sHospitalofJingzhouCity,HubeiJinzhou434000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functionalimplementationofprimaryhealthcareservicesduringtheCOVID-19epidemicperiodanditsrole.MethodsToassesstheimplementationofthefunctionsoftheBeijingRoad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inJingzhouThirdPeople"sHospitalfromDecember2019toOctober2020,includingprimarycare,pre-quarantineandtriage,communityscreeningandcollaborativeepidemicprevention.Carryontheeffectanalysisandsummarytoeachmeasure,themanagementflowandtheprocessingmethodinthecorrespondingfunctionexecutionprocess.Results:Theresultsofepidemicpreventionandcontrolshowedthatthefunctionsof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swerewellexecuted,andthemeasures,managementproceduresandtreatmentmethodsmadeafterthediscoveryoftheepidemicweretimelyandeffective,whichplayedapositiveroleinepidemicpreventionandcontrol.Theadvancednatureofthemedicalconfederacymodelhasbeenconfirmedintheworkofthisepidemic.However,duringtheepidemicpreventionperiod,thebasicmedicalcarealsoexposedproblemssuchasimperfectsystem,weakmedicalserviceabilityandimperfectpersonneltrainingmechanism.Conclusion:Correctlyguidethebasicmedicalinstitutionstocarryoutthebasicepidemicpreventionandcontrolfunctionsinascientific,rapidandorderlymanner,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medicalconfederacy,andgivefullplaytotheadvantagesofcommunityhealthservices,whichcanplayanimportantroleandsignificanceinthemajorinfectiousepidemic.KeywordsCommunityhealthservice;COVID-19;Epidemicpreventionandcontrol;Epidemicpreventionatthegrassrootslevel;Workapplication大力发展基层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和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也是对基社区筛查、协作防疫等服务的执行情况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一直都是国家引导层医疗机构的一次考验。为了解基层医进行评估。的方向[1]。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这疗机构在此次重大传染性疫情中各项工些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数量、人员的配作职能的执行状况及工作效果,现将荆防控期间各项职能工作记录置、医疗服务能力上均有了很大提高[2]。州市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整个疫制定防控工作细则,明确防控责任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和情期间的各项防疫防控工作进行记录并人:①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的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分析整理,现报告如下。《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难,如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培养受限、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8],第一时间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足等[3-4]。这些问资料与方法成立抗疫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和组员的题的解决均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和基层医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以医联相应职责。②制定出防控工作细则,明疗自身的改革[5-6]。于2019年12起,在我体模式的基层医疗机构荆州市第三人民确相关工作任务的具体责任人。在国家国武汉陆续发现有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医院北京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卫健委“医疗机构内防控工作的通知”染者[7],由于病毒的传播方式为呼吸道传象。对其在整个疫情期间为管辖的37下发后及时按通知要求修改、完善工作播且传染力强,所以疫情蔓延迅速。这969名居民开展的基层医疗、预检分诊、方案[9]。188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3期

  CHINESECOMMUNITYDOCTORS制定疫情特殊时期基层医疗疫情防件要求即时修改、完善工作方案[12]。和能力不足,业务基础不扎实导致患者控措施:①制定疫情期间防控诊疗工作社区疫情排查工作:协助社区做疫从就诊到确认疑似的再会诊转诊,整个流程制度,患者首诊前检测体温,了解情排查,准备纸质疫情基本防控知识的过程耗时达6h,增加了疫情在院内扩散其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确保就诊的文件,在排查过程中完成防疫知识的宣的风险。隔离观察任务是之前社区中心发热或疑似患者能在第一时间隔离。设传普及工作。未曾开展过的工作任务。虽然最终圆满定发热门诊专用就诊及各项检测专用通协同防疫,参与隔离医学观察工完成了工作任务,但工作过程中暴露出道和临时隔离病房。在醒目处贴有就诊作:在接受隔离医学观察任务前,做好的很多问题导致了最初工作开展不顺流程指示、安全警示、医用垃圾及生活医务人员防控物资的准备工作,明确相畅。第一,医务人员没有受过相关的培垃圾等标识,并设有专人引导,杜绝院关医务人员的具体工作细节、交接时间训和学习。不熟悉医学隔离观察的规范内感染。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及交接办法,并有配有工作记录和交接流程,物资准备不充分。第二,医务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轻症记录的纸质文件。员专业能力不高,防控意识不强,增加患者首诊隔离点观察工作方案》后及时协作社区完成复工复产相关的医疗了疫情扩散的风险。根据通知要求修改、完善工作方案[10]。工作:疫情后期接上级安排为社区无密②疫情期间所有就诊患者基本资料详细切接触史居民做复工复产的体检筛查。讨论记录并备案,做到疫情期间如有必要可认真审核其个人信息、身份证、住址、基层医疗在重大疫情中的积极作用以随时追踪到人。社区证明是否符合复工复产基本要求。和意义:此次,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提高医疗人员防控意识,开展疫情符合要求的居民做相应规定的胸片及血个疫情期间的防控防疫工作做出分析总知识培训:第一时间组织中心医疗工作液分析和C反应的蛋白检测,对检测结结。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疫人员学习疫情相关防控诊疗知识和个人果均合格者出具相关复工复产合格证情初期建立的防控工作细则、防控诊疗防护知识。确保诊疗过程中医疗人员安明,并做好相应的纸质记录存档备查工作流程制度、医务人员的防疫知识培全,杜绝诊疗过程中对疑似患者错漏事训、疑似病例上报及转诊制度、医疗环故的发生。各项职能工作完成情况评估结果境消毒制度等防疫工作方案在防疫过程制定疑似病例上报及转诊制度并明取得的成效:①疫情初期北京路社中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保障了整个确相关负责人:①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诊疗过程中筛查出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安全。社区医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例确诊病例。整个诊疗过程,严格按照疗的优越性也在疫情排查、防疫宣传、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11],对诊疗过程中心制定的防控防疫诊疗流程执行,全复工复产等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其不中发现的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程走发热门诊及检测专用通道,在发现仅加快了疫情排查速度,提高防控可靠片检查任意一项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疑似病例后立即转移至临时隔离病性,而且还在疫情后期保障了复工复产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第一时间上报上房,第一时间请总院专家会诊并上报上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也更加肯定了社区级医师,并请专家会诊处理。会诊过程级单位转诊,确保疫情没有在卫生中心基层医疗在重大传染性疫情中的重要作须有完整的纸质记录,会诊专家及首诊发生扩散。②严格按照医疗环境消毒制用和意义。医生签字。疫情过程中,组织学习国家度要求执行消毒流程和频次并由消毒执社区基层医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卫健委发布的最新诊疗方案,并执行最行人做纸质记录。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施:⑴存在的问题总结:这次突来的疫新诊疗标准。②确定为疑似后,按转诊与总院协调,保障整个疫情期间医疗防情也让社区基层医疗工作暴露出许多问制度第一时间联系指定转诊医院进行转控物资的充足。疫情开始至今中心未发题和不足。①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建立诊,纸质转诊记录须有转诊患者信息和生1例院内感染事件。③在协助社区进防控防疫紧急预案,疫情发生时制定的转诊医生、接诊医生签字。行疫情排查的工作中,由于社区卫生中工作方案与制度不够完善,防疫防控的制定疫情特殊时期的医疗环境安全心每年有辖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与居物资准备不充分。②未能重视基层医疗制度:①明确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民联系紧密并建立有家庭健康档案,所人才队伍建设,没有定期做好专业教学及处理方式。所有医疗废物的处理符合以这项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居民也非培训工作,导致基层医疗人员专业知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有纸质处理常配合。④复工复产的工作是与社区居陈旧,认知和能力的不足,在诊疗过程记录,详细记录处理物品的种类、数委会联合完成。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埋下了医疗隐患。③对防控防疫等重量、处理方式、处理时间和处理人签在平时的工作中与社区居委会联系紧大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医学任务没有提前字。②明确空气,物表消毒的方式并增密,所以合作顺畅、工作效率高。从而做好培训工作,导致各项准备均不充加消毒频次,操作均严格按照国家卫生保障了复工复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分。⑵改进措施:①在今后的基层社区部2009年版的《消毒技术规范》执行。存在的问题:①社区卫生中心没有医疗的建设中,应对其加大监管力度定消毒要有纸质记录,明确记录具体所消制定好的防控防疫紧急预案,疫情出期检查管理性程序文件、应急预案是否毒的环境的名称、消毒方式、消毒时现后临时制定的制度和工作办法可行齐全,工作记录文件是否清晰完整,医间、消毒执行人。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性、可操作性均无法评估。所以在疫情疗防护物资是否充足。②应参考相关报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初期出现了工作混乱、物资缺乏的状况。道加大对基层医疗场地和设备的建设投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后按文②由于医务人员对疫情相关知识的认知入[13],通过引进高级医疗技术人才和培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3期18CHINESECOMMUNITYDOCTORS养现有医疗人员两种方式提高基层医疗2019,17(8):1251-1254.cn/zhengceku/2020-02/04/content_技术水平。③开展远程医疗模式,运用[3]张丽芳,刘中元,林春梅,等.我国社区卫生5474597.htm.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医服务中心专科服务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10]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疗的综合服务能力[14-15]。④社区中心自身[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6):1900-1903.病例轻症患者首诊隔离点观察工作方案要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教学培训工作,[4]邓剑,古子文,邓伟中,等.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及其成效、存在的问委员会公报,2020(1):29-30.医联体建设的重要性:分级诊疗下题和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1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的整合医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16],医联(6):608-611.第三版)[J].天津中医药,2020,37(1):1-3.体的应用能够提升基层医疗分级诊疗的[5]刘笑,闵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12]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能力[17]。在此次疫情中,医联体建设的力态势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间消毒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重要性也进一步得到肯定。在紧急防疫2020,24(7):25-28.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2020(2):70-71.防控工作中,有医院做技术指导和物质[6]张燕燕,王锦帆.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涂文旭,周波.社区医院建设试点下玉州区改革成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供应,使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基层医疗(1):25-29.(10):173-175.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保证。[7]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14]陈凤,吴杨.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下提升医联综上所述,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和医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体内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实践[J].重庆医联体建设,使社区卫生服务能科学、快的通知[EB/OL].[2020-02-04].http://www.学,2020,49(10):1706-1708.速、有序地开展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充gov.cn/zhuanti/2020-02/05/content_[15]廖占力.浅析智慧医疗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在重大传5474791.htm.务能力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保险,2020(8):染性疫情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8]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55-60.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16]赵茜,陈华东,伍佳,等.我国基层医疗体系参考文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2020(1):7-10.的发展与展望[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1]李娜.《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印[9]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3):341-346.发[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38(14):36.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17]钱毅兰,王高玲.江苏省分级诊疗制度下基[2]刘曼玲,姚文柱,冯巩.建国70年以来我国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研究[J].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J].中华全科医学,通知[EB/OL].[2020-02-04].http://www.gov.社会,2020,33(1):21-24.(上接第187页)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相比质量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20,18(16):慢性疾病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老年2于常规的疾病管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对1162-1164.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疗的总目标是带疾病重视度,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通过[4]缪琴,姚乐燕,金颂华,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病健康生存,力争控制血糖正常化,延膳食管理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和延缓者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果评价[J].预并发症。本研究选取家庭医生签约的糖防医学2020,32(8):839-841.缓糖尿病进程;降低糖尿病(高血糖、高尿病患者200例,对其中100例实施个性[5]江宗星,王晓燕,王平.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胰岛素血症、低血糖)对血管和脏器的损化膳食管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干务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害[8],以及并发症的危害。其中,家庭医预后饮食达标情况及患者血压水平以及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0,15(3):生对糖尿病患者膳食管理的目的是帮助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水287-289.患者学习、了解合理膳食对健康和控制平控制效果、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不良[6]陆惠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农村社区2血糖的益处;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生活习惯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型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式,防治结合;选择和配置合适的膳食综上所述,对家庭医生签约糖尿病产业,2020,17(11):109-111.计划,减轻饮食对糖代谢的负担。同[7]沈英.中医药五位一体在家庭医生签约的时,糖尿病还出现较为严重的年轻化趋患者采取个性化膳食干预方法后,能够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势,长时间通过医院进行疾病管理耗费提高膳食管理效果,同时稳定血糖、血科医学,2020,18(6):976-979.的医疗成分较大,会对患者家庭经济造压及血脂水平,效果显著。[8]奕栋洪.家庭医生契约式服务核心团队建成负担[9],需要加强对其的控制和重视。设现状思考-以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社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很好地改善参考文献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J].全科医学临床与这一问题,通过家庭医生的干预明确随[1]卓海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老年糖尿病教育,2020,18(3):258-260.访方式及随访次数,建立患者疾病管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0(27):[9]蔡宝梅.古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162-164.健康档案分析报告[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档案[10],针对患者的患病情况及个人性[2]孙雅文.天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2020,35(2):23-25.格特征和疾病合并症,患病原因等制定医生签约情况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10]娄玉兰.浅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慢性病个性化干预方案,加强慢性病管理以及2020,35(10):90-91.管理有机结合的做法[J].中国乡村医药,膳食管理、药物指导等。家庭签约服务[3]杨卿.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对公共卫生服务2020,27(5):64-66.190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3期

篇四: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加强江南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

  区政协课题组

  (2013年10月)

  为全面推进我区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根据区政协常委会2013年工作安排,从3月初开始,区政协组成了由分管副主席、教文卫体委、教育卫生界别等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先后到医疗卫生单位、街道(镇)和周边县(市、区),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就加强我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医疗卫生发展现状

  全区共有市属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综合医院1家,公共卫生服务机构3家,专科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服务站52家。另有民营医疗机构、各类厂矿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医务室、村卫生室等112家。目前,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区的城乡居民和街道(镇)、社区(村),呈现出党委政府领导有力、主管部门积极努力、医疗机构齐心协力、医务人员尽心尽力的良好局面。江南区先后荣获浙江省卫生强区、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示范区等荣誉称

  —1—

  号。

  (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区委、区政府每年都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纳入民生工程。2009年以来,全区共投入27542.9万元用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率100%,处于全市前列。基本形成了“城区10分钟、农村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区自2010年10月25日起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全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群众得到了实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让利11807.88万元。二是深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自2012年12月28日起,江南区4家区级公立医院,统一实施综合改革.综合改革以来,区级公立医院的门诊、住院均次费用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三)社区卫生服务内涵稳步拓展.一是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江南区自2010年起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了以全科团队为核心的服务新模式,出台了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评估标准”的绩效考核办法,取得良好效果.截止目前,8家中心累计与3202户签订家庭服务约议.二是以创建为抓手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江南区8家中心拥有国家级示范中心1家,省级示范化中心4家,市级数字化中心5家。同时积极开展星级服务站的建设工作,目前拥有星级站31家,其中五星站5家,四星站15家,3星站11家.三是

  —2—

  推动智慧卫生建设.通过光纤改造,完成了区域影像会诊中心系统建设,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放射影像均传输至宁波市第九医院,经九院审核后出具报告,2012年度纠错率15%,大大提高了放射质控的水平.(四)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11年以来,大力加强中医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培养中医人才,提升中医服务能力。2012年江南区政府把中医“治未病”项目列入到政府年度实事工程。至今,全区8家中心均设立治未病服务区域,配备体质辨识等治未病设备,建成“健康小屋"。进机关、企业、学校开展中医养生讲座、中医体质测评等系列活动,服务4千多人次,收到良好社会效果.(五)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一是全面启动“国家686项目”。截止2013年5月,我区共排查出1490位精神疾病患者,其中,重性精神病人941人,专项信息与国家数据网对接成功率93。92%。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复核诊断、建档立卡,对有危险性行为倾向精神病患者进行监控,对贫困患者实施免费药物治疗。二是加大打非工作和医疗市场监管力度。自2011年以来,共受理非法行医举报32起,会同公安、计生、药监和各街道(镇),取缔非法行医窝点29起,没收药械50余箱(袋)、牙椅4张,汽泵5台,清牙器2台,价值43000余元。三是强化街道(镇)公共卫生工作。充分发挥三支公共卫生队伍的作用,编筑起了由社区(村)、学校(幼儿园)、企业参与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网。四是稳步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以村庄保洁绩效评估试

  —3—

  点为契机,坚持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每月督查制度,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建设传播健康知识新阵地——《健康你我他》周播节目,推进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在全社会的广泛开展.二、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我区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中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困难重重

  1。全科医生缺乏,影响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全科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卫生服务的多面手,他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一般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病;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病人,根据病人各自不同的情况建立各自的家庭病床和医疗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力军.我区有注册全科医生224人,服务人群44.7万,每万人均拥有全科医生数5名,配置比例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但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一批注册全科医生从事了行政管理和其它辅助性工作,实际在岗的全科医生人数少,有的单位不到注册数的一半。实际在岗全科医生的缺乏,对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主要有:一是服务时间与群众求医不相适应。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部分服务站实行的是8小时上班制,与群众上班时间一致,为此群众意见很大。虽然区有关部门多次设想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都实行12小时服务制,但人力和财力无法保障。二是进村入户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高。一方面在岗的全科医生对单位内基本医疗门诊服务

  —4—

  工作已趋满负荷,很难再抽出时间进村入户;另一方面随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必备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二年内新增了高血压监控且监控率要求达到80%、精神病要求全面监管、全体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等.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没有增加.工作任务与人员配备矛盾突出,做好进村入户的公共卫生服务难度大。在问卷调查的600位市民中有73.3%的人认为社区医生太少,邀请社区医生上门服务难度大。三是医生的业务水平提高难。人员紧缺,工作繁重,全科医生脱产进修提高机会减少,导致医生的业务水平提高困难。问卷调查中,有69。9%的人认为我区的社区医生技术水平不高,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表示不信任。

  2。住院条件不足,康复住院治疗无法落实。康复医疗是社区六大医卫服务内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随我区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慢性病和大病重病康复医疗需求量逐年增大,其中有许多患者需住院治疗,由于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慈城开设了21张可用于康复住院医疗的病床外,其它7个卫生服务中心都没有相应的住院条件,群众的病后康复住院治疗成了棘手的大问题。我区病后康复病人,有的继续留在大医院住院,造成大医院再度拥挤,同时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有的回家自我治疗,增加了患者的风险。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住院条件给群众造成就医的困难,群众有意见。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保黎医院撤消后,慈城群众之所以反响特别强烈,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群众病后康复住院治疗

  —5—

  无法就近落实,原保黎医院有150多张病床,平时入住率达70%以上,撤消后,大量的需住院治疗的群众单靠慈城卫生服务中心的21张病床,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3。经济收入不对称,影响了医卫人员工作热情。医疗卫生是个高科技、高风险、高难度的行业,医务人员须承受较大的工作精神压力,在这个特殊行业的医卫人员应该有与工作性质、业绩大小相对称的经济收入,然而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情况不容乐观。一是绩效工资基数低。前几年我区实施了绩效工资制,确定了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基数为7.3万,分别低于海曙、江东0.2万和0。6万,总收入比兄弟县(区)低.二是奖金考核系数小.在工资奖金分配考核指标中,奖金系数小,使奖金与工作业绩不成正比,有“做与不做、做多与做少差别不大"的“大锅饭”、“平均主义”之势.三是没有节假日加班费.由于医卫工作的特殊性,每蓬节假日,仍要安排一批医生和护士加班,但目前我区的医务人员没有相应的节假日加班费,节假日加班全凭奉献精神。经济收入偏低、奖金与风险、业绩及贡献大小不相称,已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多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反映,近几年我区医务人员延时加班的少了,请假甚至请长假的多了;主动接纳病人的少了,对风险病人推萎的多了,各类消极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主任担忧,情况长持下去,基层医卫队伍将后继无人。

  4。投入不足,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常工作.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基本药物并零差率销售。目前,我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基本药物55—6—

  种,并实行了零差价。长期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性为营利性事业单位,财政实行“差额拨款”,基本保证医务人员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但象设备经费、房屋维修经费等专项经费很少甚至没有。在医改之前的“以药养医”时期,当财政所拨的专项经费不足时,各医疗单位尚可用当年增长的营利来补充,收与支基本能平衡。实施“医药零差价”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创收渠道消失,营利性单位已渐步变成了以公益性为主的单位,但目前区财政拨款的方式尚未相应改变,因此造成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费的短缺,影响了正常工作。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部息业。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病人住院只需要交纳30元一天的住院费,无法抵支住院部的如设备、人员经费等日常支出,但财政又没有相应的专项经费补助,住院部无法正常运营而息业;二是公共卫生服务步履艰难。大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中的化验、拍片等都需耗材成本,随着这类服务项目的增多和服务量的增大,各单位的耗材成本支出越来越大,而财政又没相应的专项经费,公共卫生服务步履艰难。三是中医服务进入误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服务项目本来仅限针灸、推拿、拨罐、中药熏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适宜技术服务。但近年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使单位经费收、支总体平衡,便把中医服务作为营利渠道,为了获利不惜冒医疗风险,大胆配处中药,开展中药治疗.据医保管理部门反映,有的医生甚至给市民配处保健品来赚钱,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服务进入了以营利为目的的误区。

  —7—

  5.部分医疗单位服务场所偏小,有的则业务量不足。按照上级有关“一个街道(镇)建立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村设立一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要求,我区已建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调研中我们发现慈城、孔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西草马路卫生服务站等场所偏小,慈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9万之多,在保黎医院撤消后,基本医疗任务大幅增加,并且慈城地域偏远,高龄化程度高,慢性病、康复医疗及住院治疗的患者特别多,2012年慈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数达36。9万人次,比九院多2。6万人次,而医院用房仅7.4千平方,是九院的四分之一,占地更小,是九院的十分之一,卫生服务中心内的挂号、配药大厅及门诊室等经常是人紧挤着人,医院甚至把走廊也予改造利用;国家级示范单位的孔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仅2。5千平方,是100个全国示范单位中规模最小的单位之一,各门诊室狭小,门口交通拥堵,院内院外停车难;西草马路卫生服务站日均服务170人次,由于场地偏小,患者经常站到室外大街上候诊。另外,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部分社区(村)卫生服务站业务量不足,在慈城偏远村和个别城区的服务站日均服务量不到20人次,有的甚至不到5人次,效益很低.

  (二)传统的特色专科医院发展前景暗淡

  历史上我区有几个有一定名望的特色专科或专科医院,如光明眼病医院、儿童专科、肛胀专科、牙防所等,而今碰到了种种困难,特色不特,专科不专,发展前景堪忧。

  —8—

  1。光明眼病医院知名度下降.众所周知,光明眼病医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眼科技术处在全市的领先水平,其医疗范围不仅覆盖全大市,而且还辐射到大市以外的舟山等地,素有“海曙口腔、江东骨科、江南光明”的美称,市级医院眼科的领军人物大多是光明眼病医院培养出来的.但由于转制及拆迁等原因,如今的光明眼病医院规模偏小,骨干人员流失,业务受到冲击,在社会上的知名度逐步下降,与目前江东眼病专科(宁波眼科医院)渐渐倔起形成反差。在调研中大家对此意见很大也很集中。

  2。儿童医院发展潜力不足.小儿专科在市区内很有名望,在区外医务专家座谈时,盛赞我区的小儿医疗。本次的医改,把白沙卫生院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名的儿童医疗专科从原白沙卫生院剥离成立儿童医院。调研中发现儿童医院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它与白沙卫生服务中心、牙科所挤在一幢楼内,场地狭小拥挤,床位不足,许多住院患儿住在走廊过道上.二是专业名医生后继无人。许多患者是奔着个别名医而来,而名医数量少且快到退休年龄,名医生青黄不接,一旦这些名医退休,儿童医院将难以生存。

  3。牙防所“守"为先,肛肠专科逐渐被淡忘。牙防所作为老三区唯一的区级牙病防治机构,编制15人,目前在编9人,已近15年未新增人员,自负盈亏体制使员工产生了“稳、守”的思想,对发展前程也不乐观。有名的原人民医院的肛肠专科也逐渐被淡忘。

  —9—

  (三)医疗体系整体效益不高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的合作机制没有建立。自1997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相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分级医疗、技术互助和双向转诊(双向转诊大意为:下级医疗对于超出本院诊治范围的病人或在本院确诊,治疗有困难的病人转至上级医院就医;反之,上级医院对病情得到控制后相对稳定的病人,转至下级医院继续治疗)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辖区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和大病重病首诊、转诊职能及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大医院集中力量从事疑难杂症、重大疾病的救治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扶助。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双向转诊,使病人合理分流,从而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宁波市区内有一批如一院、二院、三院、李惠利医院等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事到今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这些大医院中,仅获得如新医生的上岗培训、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等少量的常规培训的帮助,对迫切需要的医疗技术扶助和病人双向转诊等合作尚未开展,而区属第九医院由于医疗技术力量及设备设施的局限性,尚无法承提上述重任,因此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不到大医院的深度的技术扶助,医疗水平无法提高;“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2.医疗信息无法共享。近年来,我区各医疗单位及区有关部门因工作需要建立了有关市民健康的信息库,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花了大量精力建立了辖区内的市民健康档案,其中的许

  —10—

  多医疗信息,能为各医疗单位的对病人医疗和健康保健提供依据。由于未建立医疗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全区各医疗单位的医疗信息还处于一种各自采集、各自管理、独自享用的“孤立”状态,居民健康档案成为“死档”。妇幼、社区卫生、计生、急救等信息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病人到不同医院求医都需重新检查获取医疗信息,不仅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也降低了医卫工作效率。另外,市属大医院及九院等综合医院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也无法通过网络开展影像传输诊断和病情诊疗的医疗合作工作。

  我们通过调研,认为产生上述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认识不足

  公共医疗卫生是公益性的事业,政府是主办者。宁波是现代化的沿海港口,市政府在老三区内建有一批医疗水平全省一流的综合医院,整体医疗实力强。但我区作为老三区之一,所承担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目前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整体水平与城区的综合医疗水平有很大反差,与我区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不相适应。座谈中,有许多医务人员及基层干部认为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光明眼病医院、儿童医院出现的窘况,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对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他们反映,我区有许多干部对目前我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一种自我满足感,认为近年建设成果巨大,与其它县(市)相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率等方面已

  —11—

  经名列前茅,存在“在财政相对紧张时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有关建设可以缓一缓”的思想.(二)我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不够明确

  我区作为老三区之一,财政体制与江东、海曙一样,实行市、区分税制,属“半级”财政.面对特殊地域和特殊财政体制,我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该怎样发展?其目标和建设任务是什么?是与其它县(市)区一样,建设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都具全的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是根据地域位置、财政体制的特殊性及历史发展现实,由市、区两级政府各有侧重地共同建设城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长期以来,将有限的财力时而投向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时而投向高端综合医疗,结果造成了现在的“基层基础不强、综合医院水平不高”的现状。

  (三)在特殊的医卫管理体制下向上级争取的力度不够

  在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方面,我区与其它县(市)区不同,只管辖少量的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卫机构,高端综合医院由市卫生部门直接管辖,各所高端综合医院都为市属医院。我区在高端综合医院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高端综合医院之间开展技术互助、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等方面没有主自权,若要获得支持,都必须积极向市政府争取,与高端医院充分沟通协商,但目前我区出现的如高端医院少、未建双向转诊机制及技术扶助合作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区在特殊的医卫管理体制下与上级沟通不到位,争取的力度不够。

  —12—

  三、加强我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

  1。突出认识的统领作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大力发展公共医疗卫事业是构建美丽品质新江南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城市转型,城镇化程度的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而我们当前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实力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们要克服一些干部中存在的“差不多”思想,按照“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群众需求相适应”的要求大力发展我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政府要统一认识,统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原则,强化各级领导和部门责任,着力解决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长远建设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促进全区卫生事业发展。

  2。确定发展目标.我区要建设好与现代化的大都市相配套、与经济相适应、能满足群众需要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应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及我区地域位置和财政体制的特殊性,确定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的发展目标应该是: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各级医疗机构的效益得到全面提高,—13—

  能够满足辖区内广大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逐步建成与现代化大都市相称的走在全市前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

  3.明确建设任务。我区的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该与市政府的高端医疗体系建设相配套,充分利用市级资源,重点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的新型城市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一般病、常见病、慢性病及大病重病的病后康复等基本公共医疗任务和“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扶持专科医院建设,鼓励民营医院发展。

  (二)加强基本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条件

  1。切实改善基层医疗单位的办院条件。一是涉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恢复住院部。针对我区群众常见病、慢性病、大病后期康复诊疗需求量大,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接纳诊疗和无住院条件的实际,建议四个涉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恢复住院部,改善住院条件,开展住院诊疗服务,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尤其是慈城,我们建议按十二五规划中的要求,按高标准早日破土动工新建慈城卫生服务中心,并确保有足够的用房开设住院部。二是合理扩大部分基层社区(村)卫生服务网点规模。在城区人口密集、老年病患居多的地区,如西草马路服务点等,再增租用房,扩大医疗用房面积,并相应增加医务人员。三是扩建孔浦卫生服务中心,增大各医科室门诊室面积。

  2。加速引进和培育全科医生。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缺全科医生的实际,通过实施定向培养、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提

  —14—

  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充分利用市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关系,选派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对口支援单位学习培训;聘请名医、教授开设专家门诊,以师带徒,传授技艺,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综合水平;在培养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优惠的政策积极引进高水平的熟练全科医生。按12小时服务制的要求配足全科医生,确保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

  3.建设全区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议搭建全区统一的数字化、全区域、全业务、全人群、全功能的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平台,把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下属各站)、九院、其它各医疗机构及与医疗卫生相关的行政部门都联片成网,并努力争取与市级医疗机构并网。为全体居民建立一套从生命孕育到终结的完整电子健康档案,向各医疗机构提供患者原始信息。开展网上卫生管理服务,卫生管理部门与各医疗机构之间开展电子化办公。各医疗机构之间开展医疗协作、业务整合等医疗业务,在网上开展医学影像传输诊断和病情诊疗的医疗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患者医疗信息共享、政府管理信息共享,真正达到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一生、管理一生"的工作目标,提高管理效能。

  4.扶持专科医院建设。我区的几个特色专科医院是经大批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培育出来的,深受群众欢迎。特色专科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针对我区的几个特色专科医院目前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区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二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是帮助解决用房问题.因在城区寻找工作用房单靠医院自身力量很难解决,建议区政府有计划地帮助解决三个特

  —15—

  色专科医院的用房问题,使他们分别拥有规模适中的工作场所。二是引进技术中坚力量.建议区政府用特殊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尤其是儿童医院更为紧迫.5。鼓励民营医院发展。民营医院是公益性医疗事业的补充,针对群众对医疗需求多层次及健康产业潜力巨大的实际,建议区政府对此作专题调研,制定相应的政策,用市场化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医疗卫生及健康保健产业,兴办民间医疗机构,增进我区医疗资源多样化,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三)增加投入,提高社区医卫服务能力

  建议区政府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改变相应的财政投入方式,逐年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专项经费的投入。针对调研中所反映的与财政相关的又影响全局工作的几个问题,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耗材经费的问题、医卫人员绩效工资基数和特殊行业法定节日加班费的问题、医疗单位基础设施购置和维护经费的问题、住院部日常经费的问题等,建议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调研,在区财政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逐年增加投入,切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提高社区医卫服务能力.同时随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建议区财政、审计、卫生部门加强对卫生经费的监管,开展财政投入绩效评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四)积极争取,加强沟通,努力获得更大的支持

  市和区二级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为促进我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针对现行管理体制的—16—

  特殊性,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向上级部门争取的力度,加强与市级高端医院的沟通,努力获得更多的支持。

  1.争取增建市属三级甲等医院。随着城市人口拆迁转入和将来机场的搬迁、二江南岸开发、安置房大量落成,洪塘、庄桥地块人口将激剧增加,但在我区区域内高端医疗资源稀缺,为此要求市政府在江南增建市属三级甲等医院.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市有关部门初步计划机场搬迁后在庄桥(机场)地块新建一所综合医院,但建设主体尚未明确。为此我们建议区政府对此予高度关注,并要求由市政府主建。

  2.建立社区与市级医院的业务合作机制.加强与市级医院的沟通,充分利用市级医疗资源,加强三方面的合作。一是建立业务培训机制。利用市级医院资源,开展对社区医卫人员特别是全科医生的业务培训,采用师带徒、挂职锻炼、集中培训、案例剖析、学术论坛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现有社区医卫人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建立名医定期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方便群众求医。三是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先进医疗服务模式。

  3。市妇儿医院北部分院增设综合医疗。原市属保黎医院撤销后,慈城片区综合医疗出现真空,对此,群众意见较大。所以建议区政府引起高度关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在新落成立的市妇儿医院北部分院兑现开设综合医疗的承诺。

  (五)加强医疗合作,改革创新服务模式

  1.探索“医疗联盟”模式。医疗联盟是指县(区)级二级医院

  —17—

  与上级三级医院和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有内在利益联系、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分工协作的联盟,是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新颖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模式能将医疗机构之间的诊疗资源“打通”,患者就医时,可依据所患病情及危重程度,在“医疗联盟”内部灵活转诊。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建议建立两大医疗联盟:一是建立以九院为核心的医疗联盟,下联区内西部慈城、洪塘、庄桥、文教等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是建立以宁大附属医院(三院)为核心的医疗联盟,下联区内东部甬江、中马、白沙、孔浦等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二个核心医院都上挂省内外特色专科医院.省内外的特色专科医院利用核心医院的平台,定期开展特色专科门诊,而下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计划地输送病人。通过医疗联盟,实现双向转诊,使小病、常见病、慢性病、病后康复回归社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2.发挥九院、市妇儿医院北分院及其他专科医院辅助作用。九院是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的“龙头”医院,建议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承接上级医疗专家学术讲座及门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员培训并提供相应病人。二是利用医疗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疗技术扶助。在现有的专线影像纠错会诊基础上,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以后扩展到医疗方案、处方纠错会诊等医疗技术扶助。三是指派专业医生定期下基层门诊。让群众在家门口接受专业医生的诊疗,同时加强对社区全科医生开展技术交流,提高全科医生的水平。

  —18—

  市妇儿医院北分院不久将投入使用,开业后将是我区规模最大、医疗水平最高的以妇儿医疗为特色的专科医院,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主动上门挂钩,邀请高端专业医生来基层,开展以妇女、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卫生服务活动.区属专科医院要根据各自医疗专科特长,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眼科、口腔保护及科学育儿等专业讲座和身体检查,积极进行健康预防。使我区居民至少在这三个专科上能早预防、早治疗,有效降低发病率,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3.调整布局,改革服务形式。针对部分社区(村)卫生服务站业务量较小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调整布局,改革服务形式。在网点布局问题上,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实地调查,做好疏导工作,对一些业务量较小的服务站予撤、并,提高服务效益,使布局更趋合理。在服务方式上,可以偿试设立流动医疗站的服务形式,组织一批有一定水平的全科医生和护士,定时到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开展巡回服务。服务时间上,在目前医卫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采取错时的办法,同时区有关部门积极配备人力,争取早日实现12小时医卫服务制,全面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19—

篇五: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基层医疗资源扩容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深入推进基层医疗资源扩容建设,以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快速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医疗设施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就医服务水平,改善基层医疗服务环境,实现基层医疗资源有效部署,促进健康的发展。

  二、实施措施

  (一)加强基层医疗资源规划和布局,重点安排资源优化结构,完善布局网络规模,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各类疾病分布,实现儿童医疗领域的服务保证,及时满足中小镇及农村地区群众医疗需求,有效调整基层医疗资源配置结构。

  (二)加大科技设施建设和投入,积极引进医联体平台,实现跨机构信息共享,支持电子病历的构建,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对基层医疗资源

  扩容建设有利。

  (三)大力加强医疗机构建设,优先发展大型基层医院、医疗队,及时落实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服务,增加合理资源,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强化精准救治。

  (四)建立医务人员队伍,扩大医护人员数量,促进社会和专业人才的流动,实现社会职能分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医护护理的质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五)完善医疗条件,加大技术支持和设备投入,大力建设适宜医疗的环境设施,改善基层医疗环境,应对大量患者而言,提升高科技设备配备能力,增强医院的服务功能。

  三、实施方法

  (一)加强规划统筹,深入推进基层医疗资源扩容建设,充分彰显党和政府的重视,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角度,全面完善生态保护制度,有效引导医疗机构的扩建升级。

  (二)

  加大政府投入,实施多项政策支持措施,承担相应责任,建设优质的基层医疗资源体系,持续推进医疗装备投入,建立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保障体系,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需求。

  (三)探索社会化服务模式,以“多元化模式”为主,以分级诊疗为基础,培养和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队伍,以更高的素质和服务规范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增加基层医疗设施,为群众服务,降低病患检查和治疗的费用,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安全和满意的医疗服务。

  四、考核评估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设定各项考核评估指标,对基层医疗资源扩容建设的效果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严格落实检查检验细则,建立诚信体系,保证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二)积极参与社会评估,实现医疗资源扩容建设应有的公众参与,面向全社会开展卫生服务调查,推动基层医疗资源优化和配置,有效指导医联体的建设,让群众有满意的医疗服务环境。

  五、实施要求

  (一)实施单位要求,政府各部门要深入落实促进基层医疗扩容建设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医疗资源考核机制,有力实施各类补贴支持,确保相应财政支出,健全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医疗资源扩容建设效率。

  (二)医疗服务单位要深刻认识发展需求,深入检视现有服务体系,合理组织基层医疗资源,增强服务意识,推广社会化服务,实施社会化扩容建设,改进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建设便捷安全的医疗体系。

  六、实施保障

  实施基层医疗资源扩容建设,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机制,实行举报系统,加强社会参与,建立多层次的考核、评估机制,着力打造具有高效可操作性的便民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医疗资源扩容建设有效运行。

篇六: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佚

  名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

  【年(卷),期】2004(000)005【摘

  要】市九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在积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较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有效地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全面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显著提高。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累计投入财政性卫生事业费12.0亿元,年均增长19.3%;全市共实施卫生建设项目228个,完成投资总额达19.2亿元,使我

  【总页数】1页(P12-1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197.1【相关文献】

  1.土库曼斯坦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J],谷维(译)

  2.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效益分析之系列研究——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之效益分析[J],李敏;顾俊

  3.大力发展乡镇卫生事业、加快农村合作医疗发展[J],吕勇

  4.应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医疗卫生事业:陕西省村级卫生...[J],无

  5.大力发展特区医疗卫生事业——深圳市宝安区龙华医院[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七: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积极构建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新格局

  随着我国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己成为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应医疗市场需要和医学模式转变,发挥自身服务功能,满足庞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预防保健需求的必然趋势,也是调整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功能和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局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的不懈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截止2008年5月底,共建成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范围覆盖全区城区近30万居民,基本形成了梁园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框架。据统计,全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共诊疗患者13.5万人次,健康查体1.3万人次,上门服务人数为1.5万人次,建立健康档案8万余份,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咨询7.6万人次。2008年梁园区政府将建设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向市民办的“十件事”之一,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7年11月,省卫生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专家组来我市考察,对我区近年来的工作给予较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一、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搞好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工作

  为了使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局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区域卫生规划之中,按照建立城市两级卫生服务新格局的要求,对建立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行了统一规划,并与市体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梁园区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放在一级医院,使其尽快转变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按照《梁园区区域卫生总体规划》要求,我区城区卫生服务体系要逐步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的两级卫生服务新格局。承担社区内居民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按街道办事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居委会所辖范围设置,不盲目设置新的医疗卫生机构,不搞重复建设。

  二、突出典型,扩大影响,争取各方支持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形式。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我们坚持“政府领导、卫生实施、部门配合、社区参与”的原则,首先搞好示范工作。目前,我区八八、前进、东风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努力,已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站),打造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梁园”模式,推动了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严格准入制度,加强规范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必须保证服务质量。我局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路,制定了《梁园区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制度》、《社区卫生服务站审批程序》、《社区卫生服务站评审条件》、《社区卫牛服务机构诊疗范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药品管理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评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对社区卫生服务单位实行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审批、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的管理模式,规范服务行为,保证服务质量。另外,在“五统一”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实行了“统一标识、统一室内布局、统一购药渠道、统一医疗文书、统一质量标准”的管理要求,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更规范,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社区医务人员的素质决定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我局规定,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生应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医疗骨干,经全科医师培训合格;护士应是中专以上水平,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各医院均向社区卫生服务站派出了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医务人员,并在待遇、培训等方面给予照顾和优先。这些同志敬业精神强,对患者热情服务,能及时、准确诊疗疾病,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四、搞好医学教育,培养社区卫生服务骨干

  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社区卫生服务持久、深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加强了对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使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有2—3名经过规范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骨干,基本满足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迫切需要,保证了服务质量。

  五、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发挥区级综合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指导作用,根据我区实际,我局实行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由基层医院本着就近的原则自主选择。上级医院与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基层医院在双方优势互补的前提下,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上级医院承担业务指导、会诊、门珍接收急重病人及下转适宜病人的义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帮助参保职工合理利用大医院服务,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增进职上健康、减少发病的任务及向上级医院转送急、危、重症患者的义务。通过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合理利用了医疗资源,方便了广大患者就医,对保证医疗安全,实现“大病到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就医模式起到了促进作用。

  目前,全区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与上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几年米,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开辟新的卫生服务领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基层医院的优势在社区,基层医院求生存、求发展的前途也在社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调整医疗结构、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变单纯医疗服务模式,向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新模式转变的重大改革。实践证明,经过努力建设起来的这种新型医患关系,能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很艰巨,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国家卫生改革的一项战略决策,前景是光明的。目前,我市城效办事处医院已全部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规划之中,医保定点问题也正在研究解决之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再接再厉,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绝不停留在口头上,以实际行动努力把这项民心工程搞得更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八: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国家对基层医疗的重视

  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医疗的重视日益增强。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健社区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首先,国家认识到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加大了对基层的投入,将基层医疗纳入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支出项目,保障了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并加强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

  其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对基层医疗服务进行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近年来,国家积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和建设工作,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人才的水平和医疗设备的质量。

  第三,国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医疗事业。政府实施“医联体”和“互联网+医疗”等政策,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型医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业优势互补,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第四,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基层医疗服务的立体化,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环境和设施条件,加快了智能医疗、移动医疗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国家对基层医疗的重视日益增强。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医疗事业,强化基层医疗服务的立体化。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的积极参与下,我国的基层医疗服务将会越来越好,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推荐访问:大力发展基层医疗 大力发展 基层 医疗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