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明的发源地3篇

时间:2022-11-18 18:54:02 来源:网友投稿

草原文明的发源地3篇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九大文化源地  1、黄河中下游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黄河文明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草原文明的发源地3篇,供大家参考。

草原文明的发源地3篇

篇一: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九大文化源地

  1、黄河中下游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黄河文明的发展期是它的升华阶段。从时代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以今天的河南省为核心,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在这一时期,神州大地出现了许多地区性文明,如在长江流域有成都平原文明、江汉文明、太湖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在黄河流域有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有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在东北有燕山地区文明,其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主要是红山文化。各个地区性文明都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学术界都给以高度评价,但是到后来有的文明中断了,有的文明走向低谷,只有黄河文明恰如中流砥柱,朝气蓬勃,吸纳、融合了各地区文明精华,向更高层次发展。黄河文明的发展期是它的升华阶段。从时代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大中原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中心。在大中原域内的河洛地区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核心。河洛地区大体包括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内夹角洲、外夹角洲以及黄河北岸的晋南和豫北。在河洛文化圈内,不仅有丰富的五帝传说和遗迹,而且还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国都。河洛文化不仅是一个地区性文化,而且是延续约两千年的王都文化,是黄河文明最核心的载体。在这一历史阶段,出现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政权体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机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文字,科学技术、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划时代的青铜文化闻名中外。在河洛文化周围出现了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等,通过交流、吸纳、融合,给河洛文化注入了活力,在历史的舞台上显得更加活跃。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哲理丰富的《易经》等许多不朽之作。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如雨后春笋在河洛地区一齐涌向社会,开创了中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河洛文化为黄河文明充实了内容,输入了新鲜血液,文明的光芒照亮了亚洲的东方,不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望尘莫及,即使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声誉。黄河文明的兴盛期,是进入封建帝国文明的历史阶段,自秦汉开始直至北宋,一千多年来,河洛地区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帝都文化推动着全国科学文化大踏步前进。

  2、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印度次大陆中部的广阔地区。从孟加拉湾延伸到阿富汗边境与阿拉伯海的平原。为南亚次大陆最富庶、人口最稠密地区。大部由恒河、布拉马普得拉河与印度河的冲积带构成。东部冬季少雨或乾旱;夏季雨量很大,大片土地被水淹没。向西渐趋乾燥,有沙漠。位于南亚北部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由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

  特拉河冲积而成。又称印度大平原。印度河平原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大部分地区是广阔的塔尔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农业发达,是巴基斯坦主要人口聚集区之一。恒河平原平坦广阔,沿岸平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遍布;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是孟加拉国经济发达地区。两平原相连成片,坡降很小,中间分水岭仅250米

  3、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culture),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版)。

  4、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是由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的。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东到塞德港(PortSaid),海岸线绵延230千米,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干流进入埃及北部后在开罗附近散开汇入地中海,形成了尼罗河三角洲。它以开罗为顶点,西至亚历山大港,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人口密集,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尼罗河三角洲看上去就像一枝莲花——“尼罗河之花”,从尼罗河谷地伸展出来。莲花是上埃及的象征,每到秋季,河面都会被莲花映红;纸莎草则是下埃及的象征,它是古埃及人制作莎草纸的原料。尼罗河三角洲的黑土地孕育了埃及7000年的灿烂文明。公元前5000年,日渐干旱的气候灼烧着埃及地区丰茂的草原,慢慢地,沙漠取代了草场,游牧部落不得不聚集到尼罗河沿岸。他们在此定居下来,耕种、捕渔。在法老建造金字塔之前,埃及人最引以为荣的是丰饶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处亚、非、欧边界,尼罗河三角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战场。自古以来,侵略者总是想方设法地控制这片能为他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土地。闪米特人引入骏马和战车,埃及人用它们扩张自己的王国;希腊人创造了亚历山大港,同时也带来古老的文明。5、地中海地区地中海被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亚洲大陆包围着,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的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被称作地中海性气候。植被叶

  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地中海海底是石灰、泥和沙构成的沉积物,以下为蓝泥。海岸一般陡峭多岩,成很深的锯齿状。隆河、波河和尼罗河构成了地中海中仅有的几个大三角洲。大西洋表层水的不断注入是地中海海水的主要补充来源。其海水循环的最稳定组成部分为沿北非海岸经直布罗陀海峡注入的海流。整个地中海海盆构造活跃,常有地震发生。是世界上强地震带之一。这里水下地壳破碎,地震、火山频繁,世界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即分布在本区。地中海海底起伏不平,海岭和海盆交错分布,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到非洲突尼斯一线为界,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地中海要比西地中海大得多,海底地形崎岖不平,深浅悬殊,最浅处只有几十米(如亚得里亚海北部),最深处可达4000米以上(如爱奥尼亚海)。6、西非西非(WesternAfrica)是指非洲西部地区。东至乍得湖,西濒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北为撒哈拉沙漠。人口2.225亿(1991),约占全非总人口三分之一,多为苏丹语系黑人,次为阿拉伯人。自北向南有撒哈拉沙漠、苏丹草原、上几内亚高原。全境地势低平,一般海拔200-500米;南部为富塔贾隆和包奇高原,东北为贾多和阿伊尔高原;沿海有平原。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北部热带沙漠气候,中部热帝草原气候,南部热带雨林气候。内地与西部干热,沿海多雨。富铝土、金刚石、石油、金、锰、铁、铜、铌、铀矿等。农产品有油棕、蜀黍、可可、棕榈仁、花生、咖啡、橡胶等。其中可可、花生等占有世界重要地位。经济以农矿业为主,发展水平在非洲居中。半荒漠带经济以畜牧业为主。7、东非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印度洋西部岛国塞舌尔。面积37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12%,人口1.04亿(1984年),约占全非总人口20.1%,北部以闪含语系的埃塞俄比亚人、索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图语系的黑种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咖啡、剑麻、茶叶、腰果、棉花、丁香等经济作物,粮食主产玉米、高粱、薯类,还特产苔麸、油菊(努格)、恰特等。牲畜数量多,牛与骆驼在非洲居重要地位。采矿业不发达,仅少量开采金刚石、黄金、天然碱、盐等。加工工业以纺织、轻工较重要。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海拔1,000米以上,是全洲地势最高部分;沿海有狭窄低地。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谷地深陷,两边陡崖壁立,沿线多乞力马扎罗、肯尼亚等火山和埃塞俄比亚等大小熔岩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地处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地区,多数河流东流注入印度洋。尼罗河发源于西部山地。湖泊众多,

  除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外,多属断层湖,并顺裂谷带呈串珠状分布,构成著名的东非大湖带。8、墨西哥高原墨西哥高原位于北美大陆南部墨西哥境内中部的高原。墨西哥高原占全国面积的5/6,北起墨、美边界,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高原边缘山脉的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宽广,使高原在地貌形态上似一方桌隆起在两侧海岸平原之上,故称“梅萨”(意为桌状高原)墨西哥地形主要为山地和高原,总称墨西哥高原,所以墨西哥又被称为“高原之。国”。北美大陆南部墨西哥境内高原。北起墨、美边界,东、西、南三面为马德雷山脉所环绕,面积120万平方公里。高原边缘山脉的外侧陡峭,内侧平缓宽广,使高原在地貌形态上似一方桌隆起在两侧海岸平原之上,故称“梅萨”(意为桌状高原)。地势由北向南逐渐抬升,大致以北纬22°为界分成南北两部。北部高原海拔约1,000米,内有许多被山岭隔开的内陆沉积盆地,地势平坦,故又称“北部盆地”,当地人叫“博尔松”,气候温热干燥,农业需靠灌溉;南部称“中央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2,000—2,500米,多宽广平坦的山间谷地和火山锥,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是墨西哥主要农业区。富铅、锌、锑、汞、银、锰、铜、铁、锰等矿产资源。公元14至16世纪初,阿兹台克文化是墨西哥中部最主要的土著文化。阿兹特克人的祖先原属于北部的游牧部落。公元9世纪到13世纪,阿兹台克人由北向南迁移。据传说,其太阳神和战神曾启示他们,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地方就是阿兹台克人永久定居之地。"墨西哥"在阿兹特克语中的意思是战神指定的地方。墨西哥国徽上鹰啄蛇的图案即源于此。9、安第斯山区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安地斯山系从南到北分为3大部分∶即南安地斯,包括火地岛和巴塔哥尼亚科迪勒拉;中安地斯,包括智利和秘鲁科迪勒拉;北安地斯,包括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约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安第斯山脉不是由众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条单线组成,而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这种活动的强度在新生代期间──特别是在1,500万至600万年前──进一步加强,于是出现了今天科迪勒拉的外

  形。作为最后结果的山系垂直差极大,从太平洋海岸外的秘鲁-智利(阿塔卡马)海沟的底部,到与之水平距离不足322公里(200哩)的高山岭之间的高度差达12,192公尺(40,000尺)以上。形成安地斯山脉的地壳运动迄今尚未结束,作为通常称之为“火环”的更大的环太平洋火山系的一部分,安地斯山系现在仍处在火山活动期,容易发生破坏性的地震。

  

  

篇二: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核

  心

  提

  示

  :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草原来到中原,接

  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

  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

  活力;

  蒙元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和组成部分;元代的蒙古族主政者从

  草原来到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游牧文明,形成了特有的蒙元文化;蒙

  元文化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又广泛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吸纳了西域文化

  的有益成分,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蒙古新字是蒙元文化的突出体现;这个在元代官方通用的文字,由八思巴受

  命创制,又称八思巴文;用这种新创制的蒙古新字,可以拼写其它各民族的不同文

  字;

  蒙元文化以展现蒙元时期蒙古民族文化为内容,是成吉思汗在他统一蒙古语

  族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的伟大事业中留下的历史足迹;同时,以成吉思汗、忽必烈

  为杰出代表的蒙元帝国在13至14世纪的辉煌,不仅实现了中国草原文明与农耕

  文明的结合,也打通了自唐末以来东西方300多年没有沟通的屏障,实现了东西

  方文化的交流;它涵盖了蒙古族的起源、萨满教和喇嘛教文化、蒙医传统疗法、

  祭祀文化、蒙古包文化、蒙古族传统礼仪、饮食、服饰、民间艺术及娱乐游戏等

  文化;

  蒙古族图形美学探议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蒙古人自古生活在辽阔无边的北方草原;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神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草原文化;蒙古族的传统图形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蒙古族传统文化漫长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精神面貌都与蒙古族传统图形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那样: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设想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情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蒙古族是一个漂泊的民族,漂泊在草原上,漂泊在她的历史之中;我们要了解蒙古族的艺术,必须洞悉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漂泊的风俗情况;传统图形是历史遗产、是历史的积累、历史的沉淀、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情况的产物;只有从历史和风俗的信息里才可以找到丹纳所说的“最后的解释”;只要翻看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风格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是同时出现、同时灭亡的;蒙古族传统图形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样也符合这一艺术发展规律;蒙古族传统图形源于漂泊的生活,它以一种“漂泊的文明”的态势展现和延伸在蒙古族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中;

  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同蒙古族的宇宙观、思想意识、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圆”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深深地植入整个民族的血脉当中,因而“圆”的形态出现在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的每一个领域;柏拉图说:“创世者在一个球形的方式中创造了世界,球形即圆形的外形是所有外形中最完美的”①;另外,古希腊比达哥拉斯派也

  曾明确指出在一切立体图性中最美的是球形,在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②;

  原始

  人在蒙昧阶段对浩瀚如烟的宇宙充满着无穷的幻想和向往,并由此派生出对宇宙的理解和认

  识;许多国家的古代经典都曾谈到过“圆”在创世纪中的意义;“圆”是蛋,哲学意义上世界的

  蛋,是宇宙开端的核心,宇宙的萌芽状态③;当蒙古族先民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以自己为圆

  心,环视四周,他们感受到的是天似穹庐,大地似圆盘;因此蒙古族对宇宙的认识是“天圆地圆”;

  这一学说在蒙古族神话传说中也经常出现;虽然这种“天圆地圆”说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

  今天看来不能够成立,但是它作为蒙古族的宇宙观却深深地影响了蒙古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

  泰勒认为,神话起源于对当时的原始人来说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的一种求知欲,神话的创作者

  力图以“构想或讲述一个故事去对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和习俗进行解释”④;因此蒙古族的

  “天圆地圆”学说以及各种传说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宇宙的敬仰和探索;

  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经济生产、宗教信仰乃至军事阵列中,“圆”形的应用较为普

  遍;圆形得到人们认可、被人们“神”化、崇尚;“物”以圆形的形状、“神”以圆形的势态弥

  漫在蒙古族漂泊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圆”;通过轮廓外形的连缀和内在意向的追求,最终达

  到一种和谐统一、完满美好的特殊效果;“圆”的美是一种自满自足的美,是一种既无开端又

  无终止,代表永恒的美;

  “圆”是蒙古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是宇宙、日月等自然现象在心灵深处的

  投射,并且通过思想意识反映到生活之中;太阳被蒙古族先民称作“一切基原的基原”,所谓丰

  饶和繁生的主题与之紧密相关⑤,因此“圆”形被赋予了特殊的思想意识和神的力量;埃里

  奇·纽曼认为“圆”的这种美也只有当光出现之时才能存在,“圆”的先于世界的美先于任

  何过程,并且是永恒的;因为在圆形中没有前,也没有后,所有这些只有当光、意识来临之时方能

  存在,否则是不存在的,所有这些现象在一种不明显的神性下晃动,而神性的象征也是圆⑥;

  “圆”形来自宇宙、太阳的形状,又由于它自身所拥有的特殊含义,它几乎出现在蒙古族日

  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如果相聚在一起,都喜欢围绕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

  相互问候,侃侃而谈;有趣的是,蒙古语中有些与谈话有关系的词语是由“圆”派生出来的;“库

  仑”一词在蒙古语中是一个表示圆圈、牲口的圈舍多为圆形、围墙等含义的多义词;在蒙古

  语中,“赞成”、“赞扬”和“同意”等词语都是由“库仑”一词演变而成;

  古老的蒙古族是由擅长狩猎的林中百姓过渡到游牧民族的;他们至今保留着古老的狩猎

  习俗,甚至有些人仍以狩猎为生;在阴山岩画中有很多关于“围猎”场景的刻画,形象逼真生动,

  充分展现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近代的蒙古族也普遍采用这种“围猎”方式;随着

  由猎民围绕而成的“圆形”的面积缩小,猎物的活动范围也相应缩小,最终进入射程之内;这种

  方式让猎物难以逃脱猎人的控制范围;如果猎人配合默契,地形地貌适宜,其效果犹如“瓮中捉

  鳖”;

  “圆舞”是流行于布力亚特蒙古人中的一种民间集体歌舞形式;每当暮春或盛夏,在月色

  皎洁的夜晚,布力亚特人便聚集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男女老幼手牵手,开始跳起“圆舞”来;

  男女青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由左向右慢慢移动并唱着音调悠长的歌曲;如果由右向左跳或不

  围成一个圈,被认为是一种灾难的象征,因为只有精灵在跳舞时才围成半圆形的圈,并由右向

  左跳;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全民皆兵、骁勇善战,蒙古骑兵来如迅雷、去若狂飙;在中世纪,

  游牧—马—速度,三者组成一个和谐有效的良性循环,将蒙古族推上世界历史舞台;这是战略

  优势,也是取胜的关键,但从精神、意念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成吉

  思汗时期蒙古族军队在商讨军事策略或召开重要会议时都以圆形的阵队就坐或站列;最高首

  领位于中心点,其他人以层层圆圈依次排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内蒙古革命史上著名

  的“独贵龙”运动就是使用这种排列方式;“独贵龙”一词在现代蒙古语中是“组”或“小

  组”的意思,但是它的词根有“圆”或“圈”的含义;这点充分说明了古代的蒙古族喜欢以圆

  形进行组合阵列的普遍现象;因此,作为蒙古军队,乃至整个蒙古民族灵魂的“圆”形,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的形态、内涵、以及意向深深地植入蒙古民族集体深层意识之中;

  在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中,这种“圆”形的军事阵列,蕴含着蒙古族古老的宇宙观,就是以众人围绕而形成的圆形代表宇宙,大汗以及拥有最高权威的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巨大的力量;另外,这种圆形阵列也容易增强众人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而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作用,在围猎动物、歼灭敌人时同样也产生着集中精力、提高效率的效果;在实际意义中,“圆”的放射或聚拢可随时形成,“圆”的中心也可随地确定,从而加快了集合与解散的速度,机动性和灵活性极强;另外,无论在视觉,还是在听觉方面,“圆”都有时空上的优势;因为“圆”形很容易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中心点,其传达视觉信息的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在物理学上,表示声波传递无限延伸的“圆圈”是无限扩大、没有边缘的;

  蒙古族图形体现着漂泊的精神和随时成圆形态势的可能;它是蒙古传统遗产的积累、沉淀和时代精神、风俗情况的产物;“传统”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性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形的一种“实体”;因此,传统的真正落脚点恰是在“未来”,而不是“过去”;这就是说,传统乃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于制作之中,处于创造之中⑦;

  注释:

  ①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438页;/②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62,第5页;转引自王家树圆之蕴;③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343页;/④朱狄:原始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8,第729页;/⑤谢·亚·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神话大观,国际文化出版社,北京,1993,第654页;/⑥埃里奇·纽曼:意识的起源与历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3,第8页;/⑦甘阳:传统,时间性和未来,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过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第288页;信息内容由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提供,感谢Jaoso设计的程序;

  

  

篇三: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场景歌课文写作文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亲爱的同学们也将步入紧张而充实的初三最后一学期的生活。初三是一个神秘的名词,它又是三年学习中终期的一个代名词。人生的道路虽然很长,但关键的往往却只有几步,而初三就是这关键几步中的第一步。我们只有迈好这一步,才能顺利通往人生的顶点。同学们,初三是机遇,初三是挑战,初三这座大山就横在我们面前。为此,我们只能选择拼搏,不能后退!寒窗九载,只剩最后一搏,同学们,再加一把劲,每天进步一点点,那就是成功,只要不放弃追求,就永远不会被打败!

  民俗文化是我们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如何用文学的形式来加以记录呢?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云南的歌会》就是一个典范,值得我们好好玩味、细细沉吟。

  唱歌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概括一下主要有,以歌显俗、以歌会友、以歌庆节、以歌示悦、以歌颂美、以歌养心,以歌传情。

  要唱歌,特别是要唱出有自身特色的歌,一是要有地方特色的曲调;二是要有写歌词的氛围。云南是个“诗歌的家乡”,写出来的诗歌定然是趣味无穷的;三是要有唱歌的场所和氛围。云南的唱歌场所别开生面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富有本土特色,他们选在山野、山路、林寨,显得朴素、简约、自然。而我们这个地方唱歌多是在戏台、剧院或是在歌厅。云南唱歌的氛围是相当浓烈的。你看,有对歌、漫歌、传歌;参与歌会的有男女老少,连年过七旬,掉光牙齿的老人也在热情地唱着。

  写文章要学会选材,要学会有侧重地表达。作者在“山路对歌”中抓住人物描写,写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这种得胜的喜悦用了“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来加以描写;那白白的糯米牙,那黑中透红的枣子脸,那特有的民族服饰,显得活力四射、风采斐然;在写“山路漫歌”时抓住了环境的特色,并详写了戴胜鸟和云雀的“呼朋唤侣”的“争鸣声”;写“林寨传歌”注重的是场面描写,如三十来桌轮流低唱时的声音,轻柔如松涛,舒卷张弛如龙吟凤哕。通过这三个场景,就把云南这一地方的歌会写得光彩照人,看了之后令人心都动了,恨不得马上乘车到云南体验一番。

  “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坠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

  又是音乐课,刚走进音乐教室,我就又听见了这首歌,来到座位上静静的让听着,听完一曲老师又放了一遍,我听着听着,渐渐读懂了歌手的心思,他对外婆十分怀念,而我也对外婆的怀念油然而生!

  我也是一个乡下男孩儿,小时候由外婆养育,所以,我认为:“世上只有外婆好。”外婆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几乎每天,我都和外婆去河边捉小鱼,当然还有兄弟姐妹啦!小河清澈见底,,小鱼,小虾也很容易捕到,我们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把这些小东西放在瓶子里养起来玩。而捉这些小东西的方法很简单:只用手一抓,再看运气,如果好则能捉的中,不好则捉不到。

  那是外婆只是在一边看美景和我们在嬉戏的,我们也异常快活,晚风拂过脸颊,感觉凉凉的,十分舒服,我们一直玩到太阳下山才回家,外婆看着变成“落汤鸡”的我,会张罗着帮我找干爽的衣服换上,还会端上可口的绿豆汤,让我解解暑。我大口大口地喝,外婆就在一旁呵呵地笑,仿佛永远也看不够似的。

  “上课!”“起立!”这熟悉的声音把我从回忆拉回到现实中来,清醒后的我心中仿佛被什么填满似的,变得暖洋洋的。

  谢谢谢谢你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做好了。

  音乐老师提着录音机走进教室。她说:“别说话。”

  说着便敲起了讲台,教室里一片安静。这时老师把音乐书拿起来,同学们也跟着翻起书来,她教我们唱“小号手之歌”。

  过了一会儿,老师叫我们随便听听音乐,录音机里传来动听的歌声: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此时,教室里一片掌声,而武瑞方却哭起来,我的同桌陶冉也泪流满面。

  我知道,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去了。我真想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

  想着想着,下课铃响了。我们上了一节感人的音乐课。

  语文书封面的畅想“叮铃铃,叮铃铃……”这清脆的铃声吵醒了沉睡的山峰.同学们和老师挥手说“再见”,和一同回家的小伙伴们蹦蹦跳跳的、背着轻便的书包踏上了回家的小路.在这林间小道上,同学们你追我赶,玩得好开心.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似乎惊醒了喜鹊、白鸽、小燕子们.小鸟们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在议论着什么.也许在怪可爱的孩子们打扰了它们的美梦了吧.路边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玫瑰花香,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一阵风吹过,树上飘落下来的叶子和蝴蝶一起舞动着身姿.分不清是树叶还是蝴蝶了.蜜蜂在农田里的菜花上采蜜,煽动着晶莹透明的翅膀,还不时发出愉悦的“嗡嗡”声.青蛙在水池里捕捉害虫,时而张开大嘴“呱呱呱”地向人们传着胜利的捷报.花儿正借着暖和的阳光贪婪地吮吸着的营养,一阵风吹来,它们谦逊地弯腰低头向苍天致谢呢.看来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呀!小伙伴们走着走着,似乎很累了.就躺在一块绿油油的草坪上.沐浴着柔和的阳光,看着在蔚蓝天空上飞翔着的小鸟,孩子们都希望小鸟能飞得越来越高、飞得越来越远.我想:孩子们是希望自己能像小鸟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大地上.不知不觉,太阳都快落山了.小伙伴们也察觉到有点晚了.小伙伴们一一不舍地和同学们分离,和那美丽的

  大草坪分离.路边的花儿仿佛对孩子们说:“明天我们再见面哦.”小伙伴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等待他们的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在这里,涧溪交流,河川纵横,清泉喷涌,云杉茂密,鲜花盛开,芳草如茵,清风徐来,牧歌抑扬。

  让人不由得想起一首古诗: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每年6月之后,牧民们的草原盛会多在这里举行,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使那拉提草原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阳光通达的地方在丝绸之路北道的伊犁河谷,有一片草原,考古发现,欧亚草原文明的发源地就在这里……汉朝开拓西域时的记载是鹿苑,延伸到《西域水道记》称其地“数泉喷涌,聚尔成川,其地多鹿,谚名鹿圈。”

  自高鸟瞰,草原展缓起伏,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清代把那拉提多译作纳喇特(维语,有太阳之意)。

  在这里,有人满腹狐疑地盖上相机镜头,说:“我不相信天山六月雪——花开得如此灿烂。”我笑,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那拉提的丰美和善变。

  草原是一种极致,草原是绿色的海,也有起伏的波浪。毡包是浪中的彩帆,羊群、马群是卷起的浪花。

  海岸是连绵的山峰,高高的云岭雪杉,列成队,排出行,在悬崖上傲然挺立,护卫这片草原。“环肥燕瘦”的草原蓝天白云下,深绿的山峦、翠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水映在你的眼帘中,有远处的雪,有近处的花,有新鲜的空气,有小鸟的啁啾,白云般的羊群,紫色的薰衣草浸染得草原花香袭人,还有那雪白的哈萨克族的毡房,那悠闲的马群牛羊,或踱步、或饮水,点缀着这个宁静世界。

  “环肥燕瘦”的草原,梦境一般的那拉提,会使人神迷魂牵,它在熠熠阳光中像一个音符,有一种莫名的力量,诱惑你靠近她,跟随她,却又始终摸不清她的步履。你必须捧着一颗烧焦的心,耐心地寻找,越过一条河,沉默流淌的河水穿过一片树林,松涛呼应,仿佛万千骑士出征般的雄壮。

  面前的楚鲁特山沉稳而立,当你追随万千骑士登上山顶时,眼前的那拉提草原平展的河谷山峰高峻、深峡纵横、森林繁茂、草原舒展,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六月的那拉提,正值“花样年华”,翡翠般袭人,让你不做梦也会梦游一次。充满生机的草原,嫩绿的草色,一片片新绿连在一起,阳光灿烂的天气,漫步其间,那清晨花草叶上最后的一滴露珠,总会令你热血沸腾,不由放声高歌:“东边牧马,西边放羊,热辣辣的情歌唱到天亮!”就在这时,忽地一下风卷着团团乌云翻滚而来,你一点也不必惊奇,那拉提就是这样,她才不会去应和谁的心境。

  瞬间大团大团的乌云卷雨而下,雨点噼哩啪啦地砸下来。无处躲藏的人们抬头就会看到,翻腾的乌云在瞬间裂开一条缝,阳光唰地插入云缝中,直射而下,光柱的乌云在急雨中透亮而光锐,一架彩虹横空飞跃,只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乌云唰啦啦就跑得无影无踪。

  在草原阳光的普照下,天仍然无限高无比蓝;白云依然轻飘飘慢悠悠,牧民的毡房飘出浓浓的奶香,煮得牧羊人的梦无比醇甜。如诗如画的家园如果用色彩来概括那拉提,那就是“海天碧绿”得袭人。

  碧绿的草原铺满了大地,沿着山谷,沿着河岸,沿着森林,沿着高原一直铺向天边,是绿戈壁,是绿大漠,是绿大海,是草原帝国呼啦啦的猎猎旌旗,更是万马奔腾的绿色旋律……在牛羊的眼中,草原是它们的生命线,宽容、谦逊、诚实、慷慨、简单、和蔼、吃苦、耐劳、朴素是草的品格。雪吻蓝天,雾绕松林,山峦叠嶂,碧草清风,雀飞蝶舞,牛羊悠然,携河流清泉为玉佩,披雪岭云杉为霓裳的那种真善美的意境,那份心灵深处的震撼,只有在那拉提草原这个心灵家园中才能找回。

  草原落日,林海日出,山花浪漫,天马驰骋,是昔日草原帝国游牧宫廷之所在,是塞外江南的缩影,是雪莲故乡的传奇,是一个冬天童话的开始。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天空就变成了布满了星星的深蓝色画布。

  不过,那拉提的夜晚比白天还要让人着迷。围着明亮的篝火,在萨满老人的带领下,我们跳起了热情奔放的哈萨克族传统踢踏舞,充满现代时尚气息的十字步,还有高贵典雅的小步舞。

  不管跳得优不优美,标不标准,我们都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舞着,舞去了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舞去了心头所有阴云。这就是那拉提,你来过了,就会觉得它奇秀甲天下,这个深闺碧玉、诗境家园的一切才刚刚开始!评论(0)951。

  一天,小动物们聚集在一起,准备举行一个盛大的赛歌会。你瞧,小青蛙、小乌鸦、小山羊、小花猫、小花狗……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赛歌会开始啦。首先上场的是小青蛙,它“噌”的一下跳上了台。只见它穿着雪白的衬衣,碧绿的大褂,脖子上还系着鲜红的领结。它的声音多么嘹亮:“呱呱,小蝌蚪找妈妈,水里游浪里划,呱呱,什么困难都不怕……”小青蛙又唱又跳,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上场的是小乌鸦。它扑扑楞楞地飞上台,稳稳当当地站在台子的中央。它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说:“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唱的是《我的好妈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呀呀,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快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呀呀……”小乌鸦唱得非常动情,台下的观众连连拍手叫好,都夸小乌鸦是个孝顺的孩子。

  小山羊、小花狗、小花猫……都一一演唱了自己最拿手的歌曲。

  比赛结束了。评委宣布:“小乌鸦歌声响亮,懂得孝敬老人,所以是赛歌会的冠军!”小乌鸦激动地拍拍翅膀说:“呀呀,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草原文明的发源地 发源地 草原 文明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