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1-13 17:30:07 来源:网友投稿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1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完整文档)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1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留的仇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阅读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1)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3篇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1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2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为的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祖庙去祭告,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扔在地上,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为的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人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结果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智慧、有勇气的人常常会因为沉溺某事物不能自拔而陷入困境,难道只是伶人吗?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2)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3篇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1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2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3)

——高中课文伶官传序原文翻译 (菁选3篇)

高中课文伶官传序原文翻译1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高中课文伶官传序原文翻译2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原:推求本原来,探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在猪、羊个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还是。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函:包容。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高中课文伶官传序原文翻译3

  伶官传序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注释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伶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原:推求本原来,探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在猪、羊个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还是。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函:包容。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伶官传序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4)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10篇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5、如有空余时间,则加强背诵第三、第四段。

  板书: 晋王: 语重心长,遗恨未消,

  忧劳 盛

  庄宗: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庄

  人事

  还矢先王, 告以成功

  宗 逸豫 衰

  宠信伶人, 身死国灭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3、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

  “损”“益”;“兴”“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

  第一节

  一、导入:

  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自己惨败的原因----“天亡我也”。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民百姓也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呢?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吉水人。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提倡古文,批评北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

  三、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传:传记。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还有一种称为宴集序。

  四、写作背景和目的:

  五代的后唐国君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致使伶人重权在握。后来后唐发生兵变,而拥有兵权的伶人拒不发兵*叛,庄宗只得亲征,但败北,这时众叛亲离,伶人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讲解1-2段重要词句。

  1、一词多义现象。

  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与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无乃尔是过与

  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可以知之矣

  C、而皆背晋以归梁

  D、请其矢,盛以锦囊

  乃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方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盛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请其矢,盛以锦囊

  告

  A、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于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而皆自于人欤

  D、智勇多困于所溺

  E、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其后用兵

  D、何其衰也

  E、其真无马耶

  之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莫能与之争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之二虫又何知

  F、吾欲之南海,何如

  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抑本其成败之迹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请其矢,盛以锦囊

  3、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二节

  分析全文: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2、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3、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论据:庄宗得天下[盛],失天下[衰]的史实。

  例证法——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小结:提出全文的论点,并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4、“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慨叹,惋惜。

  5、晋王弥留之际为什么赐予庄宗三支箭?

  赐箭的原因:勉励儿子誓报父仇。

  6、庄宗对待晋王的遗命的有怎样的举动?这些举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受、藏、告、请、盛、负、纳。

  接受遗命后,有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忠诚地执行遗命。

  7、作者为什么如此详细的写庄宗忠诚地执行父命?

  说明他的成功与他不断的努力分不开,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小结: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8、矢志复仇的庄宗取得了怎样的`战绩?作者赞叹庄宗的成功,这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方其…君臣之首”

  “盛”“得天下”

  9、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在极短的时间,说说庄宗失败时的处境?作者慨叹庄宗的失败又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众叛亲离。

  “衰”“失天下”

  10、庄宗由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11、大家说说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并分析对比的作用?

  通过强烈鲜明的对比“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满招损”“逸豫可以亡身”

  在鲜明的对比中强调人事的作用,照应回应论点。

  12、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和引证

  小结: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13、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100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旧事,有何目的?

  以古谏今,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使“身死国灭”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豫”之中,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小结: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5、如有空余时间,则加强背诵第三、第四段。

  板书: 晋王: 语重心长,遗恨未消,

  忧劳 盛

  庄宗: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庄

  人事

  还矢先王, 告以成功

  宗 逸豫 衰

  宠信伶人, 身死国灭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能力目标: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学会美文赏读。

  二、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议论思路以及本文的中心。

  四、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学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引出文章论题

  由杜牧《题乌江亭》引入

  二、解题

  三、了解背景,体会讽谏意味

  四、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和断句。

  五、疏通文意,课文探究学习

  (一)第一、二段课文学习

  1、强调重点字词

  2、探究:

  (1)、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第三、四段课文学习

  1、强调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2、探究:

  (1)、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第三段和第二段是什么关系?试具体说明。

  (3)第四段以问句结尾有何作用?

  七、课堂巩固练习

  1、古今异义2、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4、名句积累

  八、美文赏读

  1、结构美——探究对比论证手法和全文论证结构

  2、文理美——探究主旨与教训

  3、抑扬美——探究抑扬手法

  4、文笔美——探究叙事简约、语言精警的特点、文句的对称美

  九、拓展延伸

  十、布置作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和语感,积累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也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第三段连用问句,并寓结论于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于“天命”。

  C.篇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使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D.文章既用*实的语言客观地叙述事例,又引《尚书》论证,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首尾采用反问句,感叹中包含着肯定。

  2.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相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4.下列属于作者认为庄宗的“盛”“衰”原因的一句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此三者,吾遗恨也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6.下面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②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乃:第二人称代词

  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⑤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

  ⑥泣下沾襟泣:流泪

  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④⑤D.②⑤⑥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而皆背晋以归梁

  B.此三者,吾遗恨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此制作之本意也虽逾本色不能复化

  D.请其矢,盛以锦囊请奉盆缶秦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②岂独伶人也哉

  C.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②为天下笑

  D.①自然之理也②莫能与之争

  9.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B.吾得兄事之

  C.忧劳可以兴国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B.此三者,吾遗恨也恨:怨恨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有删改)

  12.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幸:希望

  B.暂相党引以为朋者暂:暂时

  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嘲笑

  D.夫兴亡治乱之迹迹:事情

  1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闻朋党之说

  ②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③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④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观点的一组是()

  A.①小人所好者,利禄也

  ②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

  B.①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②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C.①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

  ②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D.①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

  ②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起笔不凡,鲜明地点出全文的主旨。开头一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人君要善于辨别。

  B.第2段通过对比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领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C.第3段以尧之时进元、恺君子之朋,晚唐昭宗杀害名土的史实,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D.文章不讳言朋党,引用史实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2)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17.请简要分析在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三、情景默写

  18.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的事警诫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9.下面的某报纸拟刊登的一则启事的正文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了让越剧更好地走上新时代的发展之中,《*越剧》组委会决定向社会各界广开言路,垂询“行外人”的意见,聆听“行外人”对越剧艺术发展新方向、新目标的展望。《*越剧》经过精心规划,自当天起推出“行外人越剧与生活”主题征文活动,希望越剧爱好者能显山露水。

  20.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寄走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文稿追回,做了修改。

  韩琦再次收到文稿后再三读之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韩琦为什么对欧阳修增加的两个“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

  五、小作文

  21.俗话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从字面来理解就是自满招来损失,而谦虚带来好处。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满招损,谦受益”的理解。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手法的理解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把握每个选项设题的方向,再与文本进行比对。

  B项,“即本源在于‘天命’”错误,文中说“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由此可知,本源应在于“人事”。

  故选B。

  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手法的理解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把握每个选项设题的方向,再与文本进行比对。

  B项,“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错误,“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意思是“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前一句是反问句,反问句要表达的意思与句子本身是相反的,显然作者并不认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

  故选B。

  3.【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B项,“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意思是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其中“原”,作词,译为“推其根本,追究”。故选B。

  4.【答案】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庄宗“兴国”是“忧劳”所致,庄宗“亡身”是“逸豫”所致。A项说的是庄宗之父,排除A项。BC两项是作者的推测,排除BC两项。故选D。

  5.【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回顾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然后结合这些句式的特点来分析所给的选项。文言特殊句式包括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是被动句,“于”表被动,意思是“被”;

  A项,“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也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意思是“被”;

  B项,“此三者,吾遗恨也”是判断句,“者,……也”是标志;

  C项,“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是省略句,“告”后省略介词“于”;

  D项,“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是状语后置句,“以组”是后置状语。故选A。

  6.【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②“及凯旋而纳之”意思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凯旋”,胜利归来;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意思是“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其”,副词,一定;⑥“泣下沾襟”意思是“泪水流下沾湿衣襟”,“泣”是名词,泪水。这三句都有错误,①④⑤正确。故选C。

  7.【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A项,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是连词,表顺承。

  B项,第一个“遗”,遗留;第二个“遗”,舍弃。

  C项,两个“本”都指原来的。

  D项,第一个“请”,领取;第二个“请”,请允许我。故选C。

  8.【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①中“其”是代词,他;②中“其”,语气副词,一定。

  B项,两个“岂”都表反问,难道。

  C项,①中“为”是动词,成为;②中“为”,介词,被。

  D项,①中“之”,结构助词,的;②中“之”是代词,他。故选B。

  9.【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例句中“乃”是代词,你的;

  C项,“乃”也是人称代词,你的;

  A项,“乃”,表判断的副词,是;

  B项,“乃”,于是;

  D项,“乃”,副词,竟然。故选C。

  10.【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者是考查词类活用,然后应分析词语本来的词性以及在句中的位置,以此确定活用的类型。

  例句中的“夜”的用法是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B项,“兄”也是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与之相同。

  A项,“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C项,“兴”,使动用法,使……兴盛。

  D项,“困”,困扰,没有活用。故选B。

  11.【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项,“此三者,吾遗恨也”意思是“。这三者是我遗留的仇恨”,“恨”应为名词,仇恨。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答案】

  12.C

  13.D

  14.A

  15.C

  16.(1)所以做君主的人,应该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太*了。

  (2)但是后世并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因为他能区分君子和小人。

  17.作者运用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引用古代典籍中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

  【分析】

  1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实词的能力。

  C项,诮:责备。故选C。

  13.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虚词的能力。

  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他们。③介词,因为。④介词,用。故选D。

  14.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观点和论据的能力。

  B项,②说的不是君子。

  C项,①说的不是小人。

  D项,①说的不是小人,②说的也不是君子。故选A。

  15.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C项,第3段以尧之时进元、恺君子之朋的史实,阐明了“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的道理。故选C。

  16.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1)但:只。退:斥退。伪:虚伪。治:太*。

  (2)诮:责备。为……所……表被动。称:赞美。以:因为。

  17.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本题题干点明分析第3段的论证方法和思路。

  第3段讲了尧、舜任用君子之朋使得天下大治,而纣、汉献帝、唐昭宗不任用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引用了《尚书》里面的话来进行论证。

  【参考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区分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大体上,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与小人则因利益一致结为朋党,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爱的是利禄;所贪的是财物。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抢夺,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我认为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相互帮助,始终如一。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人,应该斥退小人虚伪的朋党,任用君子真正的朋党,那么天下就能太*了。

  尧在位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朋党,君子八元、八等十六人结为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赞美,互相推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朋党,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因此非常太*。《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子,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子,却是一条心。”商纣王在位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周朝进用他们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抓捕天下名士并且囚禁他们,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兴起,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对党人的禁锢,把他们都放了,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被投入黄河,说:“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于是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没有人比得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没有人比得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的朋党的,没有比得上唐昭宗之时的;但是都由此而使国家混乱以至灭亡。互相赞美推让而不疑忌的,没有人比得上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舜也毫不猜疑而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蒙骗,却赞美舜是聪慧明审的圣主,因为他能区分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子三千人结成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没有比得上周朝的;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就在于善良的人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事情,为君主的可以作为借鉴了。

  三、情景默写

  18.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答案】(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谦得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损、逸豫、溺、伶,还要注意不要丢掉虚词:也。

  四、语言表达

  19.【答案】①“广开言路”改为“发出倡议”;②“垂询”改为“寻求”;③“规划”改为“筹备”;④“当天”改为“即日”;⑤“显山露水”改为“踊跃参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则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比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这里没有上下级之分,可改为“发出倡议”;“垂”是敬辞,“垂询”表示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可改为“寻求”;“规划”意为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此处应为事先准备之意,可改为“筹备”;“当天”过于口语化,可改为“即日”;“显山露水”比喻显露才能,表现自己,一般用于否定句中,可改为“踊跃参加”。

  20.【答案】修改后虽语意未改变,但是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似潺潺的山间流水,多了一份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所以,韩琦对增加的这两个“而”字拍案叫绝。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此题要求“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就是让学生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作用,即说明增加虚词“而”带来的表达效果,应侧重赏析虚词的表达效果。“而”的使用并不改变原句的意义,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敌乡”较之“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在语气及语言节奏上更加舒缓,更具有韵律感、音乐美,更有利于抒情。

  五、小作文

  21.【答案】《书》曰,满招损谦受益,这历来传诵的名言,深刻人心。自满易亡,谦虚则兴,谈古道今多少英雄伟人以自身检验的亘古不变的真理。古来今往多少伟人不是因满而亡,因谦而功名流今。古有项羽,刘邦,项羽是有才有勇之人,可却刚愎自用,不用韩信,不听范增所劝,导致鸿门宴上放虎归山。相比之下刘邦的才识不及项羽,但却做人谦虚有度,虚心纳谏,赢的张良韩信这样的旷世奇才作文。而结果也因此而知,刘邦打败项羽,一举建立大汉王朝得天下。项羽的自满使得良才不得用,而刘邦的谦虚使他赢得了天下,这难道不是满则损而谦受益的道理吗?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

  考生需要从“自满”和“谦虚”的弊与利的角度展开论述。自满招致损害,令人裹足不前;谦虚使人进步,不断有所收获。可以就一方面展开论述,也可将两者结合,亦可思考如何把握谦虚的度,字数要求较多,根据题干中“结合现实”的提示,可以采取例证法来证明论点。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 学习“盛”“告”“困”“于”“其”“之”等产件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体会一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3.体会本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表现主旨的方法。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层层深入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检查学生预习。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考查阅读课文的熟练程度,从而了解预读情况。

  2有关的国王与国名:

  课文第二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文中提到晋王、庄宗、梁、燕王、契丹、有的是王名(指人),有的是国名(也暗指人),请根据注释简述他们的情况(不要照读注解)。

  3.时代背景简介:

  五代(907-960年),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徘优(pái yō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文中最后一段提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即指此事。

  4疏通课文:

  (1)正音:矢(shǐ)盛(①shèng盛衰之理;②chéng盛以锦囊)函(hán)

  (2)补充注释:

  原—一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盛以锦囊—一“以锦囊盛”的倒装。用锦绫做的袋子装着。盛,装着,动词。

  函—一动词,装在木匣子里。原意“匣子”。

  本——动词,溯本、推求、跟“原”意思相近。

  5.阅读提示:

  这篇史论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前段叙事,后段议论。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的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请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全文的论据,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本文在“写史”方面,文字精当。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个仓皇出逃、土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也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两句末的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可谓壮哉”在赞叹中含有轻蔑;“何其衰也”,在惋惜中蕴含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欤?”“抑……欤?”反诰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为了加强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中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附]板书设计(可配合疏通课文书写)

  6.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写作训练:

  选择某一史实发表见解,自拟题目写一篇评论文章。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能力目标: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学会美文赏读。

  二、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议论思路以及本文的中心。

  四、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学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引出文章论题

  由杜牧《题乌江亭》引入

  二、解题

  三、了解背景,体会讽谏意味

  四、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和断句。

  五、疏通文意,课文探究学习

  (一)第一、二段课文学习

  1、强调重点字词

  2、探究:

  (1)、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第三、四段课文学习

  1、强调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2、探究:

  (1)、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第三段和第二段是什么关系?试具体说明。

  (3)第四段以问句结尾有何作用?

  七、课堂巩固练习

  1、古今异义2、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4、名句积累

  八、美文赏读

  1、结构美——探究对比论证手法和全文论证结构

  2、文理美——探究主旨与教训

  3、抑扬美——探究抑扬手法

  4、文笔美——探究叙事简约、语言精警的特点、文句的对称美

  九、拓展延伸

  十、布置作业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3、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

  “损”“益”;“兴”“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

  第一节

  一、导入:

  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这么一句话来总结自己惨败的原因----“天亡我也”。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民百姓也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一篇史论《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为呢?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吉水人。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提倡古文,批评北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

  三、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传:传记。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还有一种称为宴集序。

  四、写作背景和目的:

  五代的后唐国君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致使伶人重权在握。后来后唐发生兵变,而拥有兵权的伶人拒不发兵*叛,庄宗只得亲征,但败北,这时众叛亲离,伶人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讲解1-2段重要词句。

  1、一词多义现象。

  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与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无乃尔是过与

  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可以知之矣

  C、而皆背晋以归梁

  D、请其矢,盛以锦囊

  乃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方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盛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请其矢,盛以锦囊

  告

  A、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于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而皆自于人欤

  D、智勇多困于所溺

  E、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其后用兵

  D、何其衰也

  E、其真无马耶

  之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莫能与之争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之二虫又何知

  F、吾欲之南海,何如

  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抑本其成败之迹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请其矢,盛以锦囊

  3、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二节

  分析全文: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2、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3、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论据:庄宗得天下[盛],失天下[衰]的史实。

  例证法——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小结:提出全文的论点,并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4、“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慨叹,惋惜。

  5、晋王弥留之际为什么赐予庄宗三支箭?

  赐箭的原因:勉励儿子誓报父仇。

  6、庄宗对待晋王的遗命的有怎样的举动?这些举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受、藏、告、请、盛、负、纳。

  接受遗命后,有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忠诚地执行遗命。

  7、作者为什么如此详细的写庄宗忠诚地执行父命?

  说明他的成功与他不断的努力分不开,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小结: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8、矢志复仇的庄宗取得了怎样的战绩?作者赞叹庄宗的成功,这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方其…君臣之首”

  “盛”“得天下”

  9、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在极短的时间,说说庄宗失败时的处境?作者慨叹庄宗的失败又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众叛亲离。

  “衰”“失天下”

  10、庄宗由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11、大家说说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并分析对比的作用?

  通过强烈鲜明的对比“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满招损”“逸豫可以亡身”

  在鲜明的对比中强调人事的作用,照应回应论点。

  12、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和引证

  小结: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13、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100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旧事,有何目的?

  以古谏今,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使“身死国灭”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豫”之中,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小结: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相关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语法现象,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论证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文章大意,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总结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

  难点:理解作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史学观点,及文本以史鉴今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到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在那个时期,有一位军事天才,李存勖,骁勇善战,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之人。可是他建立后唐王朝,称帝仅四年,便身死国灭,这又是为什么呢?北宋文宗欧阳修以史学家的深刻、政治家的敏锐、文学家的生动为我们解读了这一历史事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了解文章体裁、写作背景以及写作目的。本文是一篇序文,作者所在时代,正是北宋由盛转衰时期,作者很担心五代的惨痛历史会重演,因此撰写《新五代史》以告诫北宋统治者引以为戒,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的序文。

  2.了解本文作者开门见山提出“盛衰之理”在“人事”的观点,并举出庄宗事例作为立论依据。

  3.理解作者将庄宗得天下时“意气之盛”与失天下时“泣下沾襟”进行对比,推导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4.理解作者在总结庄宗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之后,扩而充之,延伸到“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从而把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以庄宗的亡国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5.学习本文带来的启示: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沉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以此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从而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本课属于史论文学,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切入,纵说盛衰之理,探讨了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学习本课要理解文章的历史观念、国家情怀和担当精神,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论述方式,积累文言文的语法现象,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本课承担单元任务二和任务三。任务二是为历史人物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需要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完成。任务三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

  三、学习活动

  (一)作家作品及写作意图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其散文说理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实欧阳修更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他曾官至参知政事,曾与人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欧阳修为《伶官传》所写的短序。本文是欧阳修通过对后唐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来告诫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

  (二)梳理文意,问题探究

  第一段内容理解:文章开篇立论,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论点,意思是,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虽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作者在没有否定天命因素的基础上,更肯定了人的作用,即人的作为的作用。如何知之?作者在提出论点之后,进一步以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教训作为论据。作为议论文,开篇即明确中心论点,并且把观点事例也扼要概括出来,可谓言简意赅,章法井然。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呜呼”这一感叹词起笔,有何深意?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五代十国时期,可以算是*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作者感慨沉痛,故作序论皆以“呜呼”开篇。同时也为全文奠定了哀婉的感情基调。

  第二段内容理解:这一层讲晋王,即庄宗的父亲——李克用的三桩遗恨,他在临死前留给庄宗三支箭,让其完成遗愿。相对于第一段的简洁,第二段近乎小说家语,用“世言”二字起笔,即正史中未见记录,彰显了史学家的严谨。在“三遗恨”的故事里,提到了三个仇人,他们又是谁呢?

  一是朱温。李克用曾与朱温联合剿灭黄巢军,后朱温多次意图杀害李克用,二人结怨越来越深,不共戴天。此后对峙争霸数十年。

  二是刘仁恭。文中所写“吾所立”是指刘仁恭借李克用兵马夺取幽州,后刘仁恭与李克用反目,归附于朱温,他的儿子刘守光开始称燕王,后来称帝。这里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的说法。

  三是契丹人,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原与李克用结盟夹击朱温,后来却撕毁盟约,与朱温结盟。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这几个动词刻画了庄宗李存勖怎样的形象?

  首先是他对复仇极为重视:他将箭藏在供奉祖宗的宗庙之中,并且每次出兵都要以少牢祭奠,得胜后,请下箭,还要用锦囊盛起来,告慰父亲。

  再者,他对复仇极为决绝:每次作战都要带着这三支箭,矢志不渝,誓死报仇。因此,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庄宗一心执行父命决绝复仇的形象。

  第二段总结:第二段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这一段叙事的语势比较*缓,没有直接的议论,但是作者寓论点于叙述之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为下文写衰作张本。

  第三段第一层内容理解:庄宗用绳索帮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之后又写道:庄宗用匣子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一一复仇之后,庄宗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作者详细描写了庄宗复仇的经过。面对着庄宗的赫赫战功,作者不禁发出了“壮哉”的感慨。

  问题探究:

  1.作者为何要大费笔墨逐一描写庄宗消灭敌人?

  写庄宗逐个消灭仇敌,极力表现其声威的壮大,一方面照应开头“盛衰”的“盛”,极力写英勇杀敌的威武雄壮,也暗示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另一方面越写奋勇杀敌的极盛之势,也越能与下文的迅速败亡形成对比,从而更好地揭示主题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道理。

  第三段第二层内容理解:短促有力的语句,让读者直观地感知到了李存勖的败亡之“神速”。

  通过梳理有关李存勖的履历,我们关注到后唐庄宗李存勖从接受遗命到后唐建立,经过了十五年奋战,而“失天下”仅三年。

  败亡的导火索,令人触目惊心:一夫夜呼,是说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的异母弟存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言四起,人心浮动。兵士黄甫晖当时奉命戍守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纠众杀部将杨仁晸,裹胁裨将赵在礼为乱。这次兵变发生在夜间,故称“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其后“乱者四应”是说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从马直亲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了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将其概括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以及“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此外,这段文字更写出了败亡之际的仓惶落魄,“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这“极衰”时的“泣下沾襟”又与前文“得天下”时的“意气之盛”形成强烈对比,为下文议论张本。

  欧阳修用李存勖复仇的极盛之势为其败亡的神速蓄势,功业到达顶峰之后,顷刻间,一败涂地,“意气之盛”荡然无存,对比极为鲜明,不禁引发人们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存勖亡国之速?行文至此,再进行议论,必然水到渠成。

  文章先让一步,讲道难道是得天下困难,失天下容易吗?自然并非如此,文章随即作出回答:或者考察他成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事吧。接着开始分析到底是怎样的人事致其成败,引用了《尚书》中的古训“满招损,谦受益”,暗喻庄宗之前谦虚谨慎,终于成事,之后沉湎享乐,终致颠覆。由此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兴国,逸豫亡身”是对人事的具体解读,也是作者以史为鉴得出的结论。

  第四段内容理解:正因为庄宗之前忧虑劳苦,竭忠尽智,所以强盛的时期,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而后安于享乐,不思戒慎,所以等到他失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最后又将此论推而广之,祸患常常是从极小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进而得出结论: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人或物困扰,难道知识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岂独伶人也哉”的言外之意?

  作者在叙述庄宗得失、盛衰的对比中,深化了主题,其实,让作者深思的不仅是后唐庄宗的灭亡教训,更让人担忧的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警告北宋统治者,应该振作觉醒了,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江山。

  因此,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其实,欧阳修并非危言耸听。后来北宋王朝亡于宋徽宗之手,而宋徽宗恰是一个沉溺于歌舞与书画的君王。李存勖宠爱优伶,热爱演戏,宋徽宗擅长绘画,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却是一国之君。他们都违背了自己的使命,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还学过哪些借古讽今的文章?

  杜牧《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以上所论都是在提醒后世的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欧阳修通过《伶官传序》中叙写庄宗的得失盛衰之变,形象直观地告诫统治者,要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体现了古代文士的良知与家国情怀,始终关怀民族命运前途。

  (三)总结文章论证思路与写作特色

  论证思路:首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并且概括举庄宗成败事例作为论据,得则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失则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在得与失的强烈对比中,寓议于叙之中,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并由此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写作特色: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后唐的盛衰对比,先写庄宗极盛的史实,再写其极衰的场面,后面总言兴亡,喟叹不已。一盛一衰,既扬又抑,交错成文。通过盛衰对比,昭示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在语言方面,辞气委婉,言语恳切

  文章作为一篇旨在以史为鉴的史论文,依据史实,娓娓道来,仿佛与预想中的读者谈古论道,辞气委婉,言语恳切。文章叙庄宗功业辉煌,语含敬佩;述其迅疾陨落,则充满叹惋;论其败因,先用反问,再以疑问呼应观点,使得说理委婉恳切。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文章以散体写史论,间以对仗工整的骈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张弛有度,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满,气势旺盛。

  其次,本文语言*实,言简意丰。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基本用*实的语言叙述事例,阐发道理,*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概括性强;议论简明扼要,切中肯綮。有些语句,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言简义丰,发人深省。

  (四)文言现象总结

  总结一词多义现象:盛、困、告

  总结通假字:无、雠

  总结古今异义:少牢、人事

  总结特殊句式:判断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

  四、课堂小结

  《伶官传序》旨在知古鉴今,告诫沉溺的恶果,警示亡国的落魄。同样,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沉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这样的规律于今日也能带给我们启示,来指导我们当下的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如火炬在前,一直照亮我们的漫漫人生路。

  五、课后作业

  优秀的史传文学,往往围绕历史人物,选取恰切的历史事实,既叙写人物生*,又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将史家对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态度蕴含其中。研读课文,为本文的历史人物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

  提示:完整的人物年表包括以下内容:年岁、年月、本人经历和活动事迹、传主所处时代发生的重要事件、家族情况和社会交往等。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5)

——in my day课文翻译3篇

in my day课文翻译1

  母亲80岁时狠狠地摔了一跤,这是她最后一次摔得这么严重。此后她的大脑便在时间长河中自在神游。有时候她去参加了半个世纪前举行的婚礼或葬礼。有时候又会沉浸在星期天下午为孩子们做晚餐的情景中,而这些孩子们现在已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而做这一切的时候她是卧在床上的,但她的思绪却能穿越时空,在年代久远的时间当中穿梭,其速度之快,之容易是自然科学无法企及的。

  “拉塞尔在哪儿?”有一天我去养老院探望时她问道。

  “我就是拉塞尔。”我说。

  她凝视着体格高大的我,难以想象她的儿子会长这么大,很快地否定了我的回答。

  “拉塞尔只有这么大。”她说着,将手抬起约离地两英尺,手心向下比划了一下。那时的她还是年轻的村妇,从后院可以看见苹果园后面暮霭蒙蒙的弗吉尼亚群山,而我对她来说是一个年纪大得足可以做她父亲的陌生人。

  一天清晨,她给在纽约的我打电话,“你今天来参加我的葬礼吗?”她问道。

  这个难回答的问题使我睡意全无:

  “看在上帝的份上!你在说什么?这是我所能做出的最佳回应。

  “今天我就要下葬了。

  ”她轻快地说,就像在宣布一项重大的社会事件。

  “我会再打给你的。”说完我便挂断了电话。而等我大会取得时候,她已经“正常”了。

  尽管她实际上并不正常,当然我们都知道她不正常。

  她一直是个体态娇小的女人—矮个子,小骨架,体格纤细—但是现在,在医院白色罩单下的她愈发显得瘦小,令我想到有着大眼睛、目光犀利的玩偶。她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强悍劲儿。当她发表见解,迎接挑战似地生气地扬起下巴的时候就露出这股劲儿,而他总是那么热衷于发表言论。

  “我想什么就说什么,”她总喜欢炫耀,

  “不管他们喜不喜欢。”

  “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一定总是上策。”我曾经提醒过她。

  “如果他们不喜欢,那就太糟糕了,”这是她惯有的回答,

  “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她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敬畏的女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定要使对手屈从的女人。她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这股热情使她看上去总是在奔忙。她曾经手持斧子追赶鸡群,决意要杀掉一只做成晚餐;她铺床时风风火火,摆饭桌时也匆匆忙忙。有一面的感恩节她烫伤得很严重。当时,她从地窖里上来,手里端着过节要吃的火鸡,上楼时绊了一跤,滚下了楼梯,结果火鸡裂开了,她跌坐在一堆鸡内脏和滚烫的肉汁中。生活试验场战斗,而胜利不属于那些懒汉、胆小鬼和游手好闲的人,也不属于那些唯唯诺诺、不敢直言的人。她一生忙碌奔波。

  如今不再忙碌了,一时间我竟不能接受这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当我坐在她床边时,总是有种冲动想把她唤回现实。在我第一次去巴尔的摩医院探望她时,她问我是谁。

  “我是拉塞尔,”我说。

  “拉塞尔去西部了。”他提醒我说。

  “不,我就在这里。”

  她却回应道:“猜猜看今天我从哪儿来?”

  “哪里?”

  “从新泽西来。”

  “不对。你已经在医院待了三天了。”我坚持说。

  我们的谈话就这样持续到医生进来对母亲进行常规的问诊时才结束。她回答得一塌糊涂,要么答错,要么根本不答。接下来却出人意料。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医生问道。

  “1897年11月5日。”她说。正确,完全正确。

  “你是怎么记得的?”医生又问。

  “因为我是在盖伊·福克斯纪念日出生的。”

  “盖伊·福克斯”医生问道,“谁是盖伊·福克斯?”

  她以一首歌谣回答了医生,这首歌谣这些年来我听她反复地吟唱过好多遍。

  “请将11月5日铭记于心,火药阴谋粉碎于那日。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绝不应该忘掉火药阴谋。”

  然后,她便盯着这个年轻医生,他竟对1605年盖伊·福克斯妄图用一桶火药讲詹姆斯一世赶下王位最终失败的历史一无所知。

  “也许你知道很多医学知识,但你显然对历史一无

  所知,”她说。她把医生的想法完全说出来之后,就在此抛下我们去神游了。

  之后医生诊断出他患有不可治愈的衰老症或是血管硬化。

  我却认为并不这么简单。这是多年来,她把自己用来与生活作斗争的强悍逐渐化为一腔怒火,愤怒自己因上了年纪而身体虚弱、生活无趣以及缺少关爱。而今,自从这次重重地摔了一跤后,他仿佛打碎了那根将她禁锢在令他厌倦的生活中的锁链,并重新回到了她被爱被需要的那个年代。

  浅浅地,我开始明白了。

  三年前,我偶尔从纽约到她居住的巴尔的摩去看她。又一次探望之后,我给她写了封信,信里是劝人的套话,鼓励她乐观些,多看自己幸福的一面,而不是用她的苦恼为他人徒增负担。我猜想这封信对她来说无异于是一种威胁,威胁她如果在我探望期间表现的不够高兴,我便不会经常去探望她—孩子们总是能写出此类信件。这封信是出于一种孩子气的信仰,认为父母具有永恒的力量;同时也是出于一种天真的想法,我以为衰老与虚弱可以通过意志力去克服,而她也只需几句鼓舞就可以重新振作起来。

  她以一种不同寻常地轻松欢快的语气回了信。我猜想,这是她在努力补救自己做法的一种表示。在提到我的探望时,她写道:“如果有时候你见到我不快乐,那么我的确是不快乐的。不过对此谁都无能为力,因为我只是太累了,太孤独了,我只有睡一觉,把这些全忘了。”

  那年她78岁。

  三年后的今天,在这重重的一跤后,他已经忘记了那些疲惫和孤独,重新找回了快乐。我很快便停止了对她的劝说,不再试图把她拉回到我以为的“现实”中来,并且尽力同她一起踏上那些神奇的旅行,回到那些过去的岁月当中。一天,我来到她床边时发现他容光焕发。

  “今天挺精神的嘛。”我说。

  “为什么不呢?”她反问,

  “今天爸爸要带我坐船去巴尔的摩。”

  那时的她还是个小女孩,站在码头,和他的父亲一起等候着切萨皮克湾的汽轮—她的父亲已经去世61年了。那时,威廉·霍华德·塔夫特正在白宫执政,美国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展现在它面前是一片光明灿烂的前景。

  “上帝赋予的绿色星球上最伟大的国家”—若我能进入母亲的时间机器,或许就能听到外祖父这样说。

  关于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祖父,我母亲的童年以及她家人,我几乎一无所知。那个曾经存在并已逝去的世界尽管与我血肉相连,我对它的了解不会比对埃及法老的世界了解得多。此时,想让母亲告诉我也是在做无用功。她思想的轨迹很少触及眼前的问话人,即使触及也是稍纵即逝。

  坐在她床边,始终无法与她沟通。我想着我自己的孩子,想着那阻碍父母与孩子之间互相了解的断层。在自己成为父母之前很少有孩子想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当逐渐增长的年龄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时,父母已经不在了,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们什么。如果父母真的揭开一点帷幕透露一点点的话,也常常是讲述过去日子如何艰辛的故事,而结果就是震住孩子们。

  我曾为自己这样做过而后悔。那时20世纪60年代初,我的孩子还小,生活衣食无忧。当我想到他们的童年这样惬意而我的却那么清苦,我就感到烦忧,于是养成了将过去的苦日子搬出来给他们说教的习惯。

  “在我们那个年代,晚饭只有通心粉和奶酪就很高兴了。”

  “我们那时候连电视都没有。”

  “在我们那个年代...”

  “在我们那个年代...”

  一天晚饭时,儿子的一张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惹怒了我。正当我清清嗓子准备教训他时,他却直视着我,脸上带着难以言喻的屈从的神情,说:“爸爸,请您告诉我,您那时候是怎样的。”

  我对他的行为很生气,但我更气愤的是我自己居然变成了一个令人讨厌的老古董,专门挑过去的某些事情回忆,这些回忆显然连孩子们也觉得不可信。他用一种令人不安眼光看待那些曾是我的未来的年代,我的未来便是他的过去,可因为年轻,他对过去不屑一顾。

  当我徘徊在母亲的床边,接收着她从遥远的童年发出的零星信号。我意识到,同样的分歧也曾存在于我和她之间。当她年轻时,生活展现在她面前,对于她而言,我就是她的未来,而我却不以为然。我本能地想要挣脱,想要自由,希望我不再被她的时代所界定。我最后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可从我自己的孩子身上,我看到我那振奋人心的未来正在变成他们乏味的过去。

  经历了母亲最后日子里的这些无望的探望,我后悔,不该那么轻易抛弃往日的时光。每个人都来自过去,孩子们应当知道他们传承了什么,他们应该知道,生命是由过去到未来无数人的生命编织起来的一条人类共同的纽带,他不可能被简单定义为一个个体由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6)

——《张衡传》课文教学反思3篇

《张衡传》课文教学反思1

  文章记载得很简单,但从文本中又不难发现成就他如此功勋的主要因素,我以为莫过于他的性情与生活态度了。“虽才高于世,但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与俗人交接.”寥寥数语,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张衡,正因为无骄傲傲慢之心才能从容豁达应对世俗人生,也才能保持内心真诚与执著,也才能让发明与发现等身,这让我想到了梁衡曾写过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具备了女人引以为骄傲的容颜与美丽,完全可让一个女子受用一辈子,但是居里最珍贵的就是没有将一般女了引以为骄傲的作为自己生存的标准,而是选择了执著于科学研究的一条别样的路,这期间的辛酸与苦楚只有她自己心知肚明,别人看到的是她头顶上的光环,却无意中忽略了她背后的艰辛与艰难,有一句话很打动我,在居里夫人逝世后的笔记本里,依然有放射线在放射,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与不凡呢,而我们今天也同样是这样看着张衡,背后的张衡应该是更值得我们去玩味与品评的,这也让我再一次坚信:态度决定人生。没有豁达淡泊的心何来丰厚的研究成果呢?我们要想使自己快乐,真的是需要保持内心的*衡与心灵的快乐的!

《张衡传》课文教学反思2

  由于这节课思路设计、活动安排较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加之同学们预习较认真,因此课堂比较流畅,师生的教学互动很积极,学生的分组学习较有成效,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对照几位评课老师的精彩点评课下我反复的回味这节课,联系到目前学生实际,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使我感觉到这节课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稍加整理如下:

  第一,学案与灵活的矛盾问题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案在一定形式上传达了任课教师的思路, 对于学生把握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大的帮助,同时,在学生中学案的使用可以极大的解决文言文知识梳理问题,使学生手中有把手可依但形式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语文科这种人文学科的课堂灵活程度和发挥,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的灵活性譬如把文章设计成诵读课堂,加大诵读的数量,那么学案就要体现出更加灵活多变的特点。

  第二,诵读教学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还应该再突出

  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在引导学生加强语感训练方面很有启发性,初中的语文文言文教学面较窄一些,怎样把初高中知识有机的衔接起来,诵读是一个很重要的衔接点,怎样抓好这个衔接点尤其重要,首先要解决好诵读的方式方法,还要注重诵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把对人物、事件的把握通过反复的诵读一层层加深,一层层剖析出来,并把文言知识通过诵读中的引导疏通达到自然的解决显然,这堂课还应该在诵读方面再有所加强。

  第三,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篇文言文解决多少知识点

  现在课时安排,是对老师、学生的挑战,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篇文言文解决多少知识点?这节课通过课前预习案、课上导学案和课后梳理积累案建立一整套文言文学习的*台,与通过预设的若干活动来推进课堂教学,其意在引导学生形成文言文学习的思路与习惯,但我们*时的文言文教学是否可以做好专项突破呢?我觉得目前所倡导的《文言文各课内容整理》将在提供整体思路的基础上解决这个问题,这对于文言文教学整体与部分的协调整合起到重要的意义。

  这节课凝聚了教研组许老师等各位专家的智慧与心血,应该说,这堂文言文公开课体现着在思想转型时期的一些教学思考,课后在与各位老师的交流中,各位课任老师大多表现出对语文文言文教学同样的.理解与探索衷心希望课后反思能更有效的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水*与效率。

  这是新课标教材里面出现的,就是一篇新课文,预习是必要的,但是难度不大,只需要按照常规的办法就行了,当然,以后对待这些新课标教材,要花更多的精力,毕竟学生是第一次遇到,要作为精讲篇目对待,一是消除知识盲点,二是打消学生的疑惑心理。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7)

——伶官传序欧阳修3篇

伶官传序欧阳修1

  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欧阳修2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扩展8)

——王逸离骚序全文及翻译

王逸离骚序全文及翻译1

  原文: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

  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纣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

  译文:

  《离骚》经是屈原所作。屈原与楚国王族同姓,在楚怀王时做官,当的是三闾大夫。三闾的职责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即昭、屈、景三姓。屈原整理了王族的家谱,明确了贤良之士的标准规范,来激励国中贤士。屈原在朝廷内与怀王谋划讨论国家大事,处理疑难事务;在朝廷外监察群臣的言行,应对各诸侯国的来访。他的建议都能被采纳,他也尽职尽责地做事,因而怀王非常器重他。同他一起担任大夫的上官靳尚嫉妒他的才能,与别人一起进谗言诋毁他,怀王于是疏远了屈原。屈原忠心耿耿却遭到小人谗言陷害,心情忧愁烦乱,不知该向谁倾诉,于是写出了《离骚》经。离,是别的意思。骚,是愁的意思。经,是途径。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已被流放而离开朝廷,虽心中忧虑,却仍沿着正道前行,用国风的"方式劝谏国君。

  所以文中向上追述了唐虞三个帝王时期的盛世之治,往下陈述了桀纣羿浇的灭亡,希望国君能够觉悟过来,返回到正道上,并让自己回到朝廷。这时候,秦昭王派张仪欺诈怀王,让怀王断绝与齐国的交往;又让张仪诱骗怀王,请他与秦王一起在武关会盟,趁势就胁迫怀王与秦王一起到了秦国,扣留了怀王,不让他回去。怀王最终客死在秦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被流放在荒远地区,又作了《九章》,援引圣王来证明自己的冤屈,却最终不能被明察。他又不能容忍以自己的清白之身长久地生活在污浊的世上,于是投汨罗江自沉而死。《离骚》的行文,依照《诗》来起兴,援引不同的物类作比喻,所以用好鸟香草来比喻忠贞之士,用恶禽臭物比喻谗佞之人,用灵修美人来比拟君王,用宓妃佚女来比喻贤臣,用虬龙鸾凤来托喻君子,用飘风云霓比喻小人。文章的词语温厚而典雅,文章的意旨纯洁而明朗。大凡所有的君子,没有不仰慕他的清高、赞赏他的文才、哀伤他的怀才不遇而同情他的志向的。

推荐访问:课文 翻译 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3篇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1 《伶官传序》课文翻译100字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