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篇

时间:2023-04-30 09:24: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成因与对策

  作者:杜学文

  来源:《理论探索》2011年第03期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实施后,我国“阳光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信息公开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对基层政府而言绝非易事。目前,一些基层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存在

  “空”、“假”、“慢”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些官员对公开政府信息的认识不到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身存在一些盲区,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存在着误区,对政府信息公开缺乏有效监督。因此,加强基层政府信息公开,要提高基层政府公开政府信息的自觉性,建立、完善和全面实施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大公众对基层政务的参与和监督。

  〔关键词〕基层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

  〔中图分类号〕D9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3-0115-03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实施后,我国“阳光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树立了榜样,中央政府在汶川地震中的突出表现使各级政府对信息公开有了真切的认识。但对各级政府而言,信息公开绝非易事,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尖锐。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社会稳定因此受到严重干扰,基层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不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建设阳光政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条例》公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制定实施方案,在重大信息公开与发布上积极主动,使政府的公信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阳光政府的建设同样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就政府信息公开而言,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要好,地方政府中省、市级政府又比县、乡级等基层政府要好。基层政府一头连着省、市、中央,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最直接的管理者、领导者,基层政府手中掌控的信息绝大部分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民众最关心、最想知道的信息,也最容易引发利益冲突,这决定了基层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可是,恰是在这个重要环节上,一些基层政府存在的问题较多,总起来看这些问题可归纳为“空”、“假”、“慢”。

篇二: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2008年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是阳光行政的应有之举,是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是现代社会政府的责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地区行政效率的高低已成为该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树立行政机关透明、开放、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快国际化、市场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但在当前政府部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显得苍白而无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亟待提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从总体上看,我国只是基本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框架,多数部门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由于主要领导认识程度的差异,各地、各部门的信息公开的状况也不平衡。由于我国的信息长期处于为政府所垄断的现状,注定了信息公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取得大的突破。在很多官员眼中,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权力的象征,对这一公共资源的分配则往往能变现为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这种思维还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水平上,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2、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阻碍信息畅通的误区。当前,在确保政务信息畅通中还存在着三个误区,这同样成为了条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误区一,随意扩大政府文件保密范围。很多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印发文件的时候,出于谨慎,常常会有意扩大保密的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秘密的事项确定为秘密事项。误区二,重形式轻内容。随着政务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中,被动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对信息公开的内容,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很多公众迫切需要掌握、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获取难。此外,在信息公开中,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分类和查询制度,缺少对信息的整理,在大量的信息中,公众想要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很困难。一些网站所公布的文件和信息甚至是几个月都没有更新,还有一些政府网站成了内部网,公布的都是政府内部各处室之间的工作动态。误区三,重公开而轻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信息的简单发布。

  3、政府信息公开上存在一些盲区。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和实施,是政府社会管考,试大网站收集理水平提高的重大进步,但是一些“信息”是否公开仍处于“盲区”。如一些级别会议记录、领导批示、人事财务问题、对社会稳定问题等。特别“危及社会稳定”会否成为行政机关“规避”公开的最大保护伞,值得观察。虽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其余都可公开。但第八条同时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稳定的概念有很大的弹性。现在所有的事件都牵涉到人,一牵涉到人,就涉及稳定问题。因此,此类信息公开尺度如何把握是个难题。

  4、公开信息的分类缺乏操作性。政务信息一般可分为三类:可公开的信息、依申请可公开的信息和应当保密的信息。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操作性不强,尤其是信息公开和信息安全的界限还没有弄清楚,实施难度较大。条例虽具体规定了十几类信息是必须公开的,但仍给政府机关留有较大自由裁量的空间;要求信息公开的同时,又规定信息公开前要进行保密审查,送有关部门批准。信息公开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但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范围很广,哪些信息是可以公开的、哪些信息是不利于国家安全的,在理论上无法简单界定,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的形势下,二者之间的界限更难区分。

  5、政务公开手段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手段大多

  限于宣传条幅、公告栏、公告手册等,运用网站公布的政务信息比重依然较小,运用新闻媒体公布的政务信息更是微乎其微。致使群众和企业获得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有些已公开的事项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6、部分单位和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的现象。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应该既包括行政事务办理的结果又包括行政行为的程序。目前有关部门信息公开的形式普遍比较单一。有的单位只是将一些行政程序编印成册供政务信息使用者在现场查阅,或仅在办公场所设立《公开栏》。有的单位虽然将一些行政许可事项搬上了红盾信息网,但是要么只是公布了机关的工作流程、机构设置、规划方案、机关工作作的制度等简单的信息,要么虽然公布诸如注册登记的相关信息,但是更新速度太慢,一年或两年以前的信息也赫然在列。除此,在公开内容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于抽象的现象,偏重公布最终结果,而对决策前和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公布较少。或者只公开那些不得不公开的、大家都知道的事项,把有可能影响部门利益的事项加以回避,或者只公开一些程序性要求,回避实质性事项。

  7、政府信息公开变成了政绩公开,政务公开栏变成了政绩光荣榜,而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公共事务的决策依据、决策过程闭口不谈,尤其回避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

  二、成因剖析

  1.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内尚有许多部门和工作人员认为公开的内容、时机、方式、范围等都是本部门的权力。有的甚至认为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信息公开后,造成议论纷纷的局面,会影响社会稳定,存在着“让老百姓知道的东西多了只能添乱”的错误思想,因此不愿也不敢将“信息”公开,对上级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部署采取拖延、敷衍的态度。

  2.权力意识浓厚、服务意识淡漠,使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受阻。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质是推进政府提高服务质量的手段,政府信息公开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服务意识问题。如果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把当行使政府职责看成是手中的权力而非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时,那么其政务公开必定是避重就轻搞形式,以种种借口推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尽可能缩小公开范围、压缩公开深度。目前,尚有不少部门认为,本部门负责的事务就是本部门的权利范围,不愿也不必让他人知晓。

  三、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对策建议

  如何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政府领导干部

  “阳光意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的操作性不强,信息公开的有效保障不多,信息公开的程度还远远不够。这就使得信息公开的程度取决于部门主要领导的“阳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官员要树立“阳光意识”,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促进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二者都是国家利益之所在,不可偏废。要使“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精神逐步成为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

  2、完善信息公开实施细则等基本制度。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但相关部门实施办法仍未出台。各个政府和各个部门应根据《意见》的要求,在2008年10月底前加快制定本级政府和本部门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特别是要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条例》第四章“监督和保障”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考核评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年度报告制度、举报调查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责任追究等11项制度,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条例的贯彻执行。

  3、进一步把握“公开”与“保密”的尺度。第一、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有明确的公开或保密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当事人申请有权机关确认相应法律违宪和确认相应法规违法,相应信息则必须公开或保密。第二、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没有公开或保密的规定。除

  非行政机关有证据证明该信息公开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否则相应信息必须公开。第三、法律法规对某一信息有保密规定,但保密的范围、条件或对象不明确,相应信息是否能在某些范围内、在某种条件下向某些对象公开,则应取决于相应法律考试,大网站收集法规制定机关对法条的解释和法院以往对相应案件的判例。第四、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国家秘密就要适时进行变更和调整,该降密的降密,该解密的解密。同时,强化保密管理,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为信息公开与保密提供保障,切实提高发现和查处泄密隐患、泄密事件的能力。

  4、完善信息公开管理机制。要建立一整套的信息筛选和发布机制,建立相应的归类查询制度。在政府网站上,以专栏的形式,将群众急需的信息及时地向外发布。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调研,到基层群众中了解群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建立与群众的经常沟通机制。同时,在信息提供中应该强化服务意识,把它当成一种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向群众提供信息。

  5、完善政府行政行为过程公开。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主要集中于结果公开、程序公开,而对过程公开基本上没有涉及。社会公众所期望的信息公开涉及面更宽,如官员财产情况,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置过程等。应加大对于重大公共决策,过程的公开比结果的公开,及时公布“正在调查、讨论、审议、处理过程中的信息”。如举办新闻发布会、在各种会议提供市民旁听席、开展意见征求会等。

  6、进一步强调公民参与。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原则上都应向社会公开。各级行政机关必须按法定的重点范围主动公开为公民、法人等政府信息申请提供便宜服务。如果政府部门不依法履行信息公开的义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举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予以监督和追究。

  7、渐进的将条例完善为法律。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保守国家秘密法》、《档案法》、《统计法》等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相对应冲突的法律法规。同时,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能从行政法规尽快“升格”为法律,将更好地推进整个公权领域、公共领域的透明化,更为全面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总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是打造“阳光政府”迈出了第一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无论从思想、行动到制度都非易事,这是一个不懈努力的长期过程。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步地扎实推进,脚踏实地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无须操之过急!

篇三: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关于基层政务公开的调研报告

  政务公开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基层政务公开方面,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基层政务公开的意识还不够强。在一些基层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只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没有制定具体的政务公开计划和方案,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政务公开工作。这就导致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层政务公开的内容还不够丰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只公开了一些基本信息,如单位名称、领导班子、职能职责等,而对于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信息则缺乏公开。这就导致了公众对基层政务工作的了解不够全面,也难以监督和参与基层政务工作。

  基层政务公开的形式还不够多样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单位只采用了传统的政务公开方式,如公告栏、网站等,而对于新媒体等新型媒介的运用则比较少。这就导致了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比较有限,也难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基层政务公开的意识,制定具体的政务公开计划和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工作内容,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和实效。

  二是丰富基层政务公开的内容,不仅要公开基本信息,还要公开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信息,让公众对基层政务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是多样化基层政务公开的形式,采用新媒体等新型媒介,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

  基层政务公开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加强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让公众更好地参与基层政务工作,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篇四: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20年第6期(总第72期)质量技术监督研究QualityandTechnicalSupervisionResearchNO.6.2020GeneralNO.72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李曦靖(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3)摘要:政务公开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关键路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需要立足于基层政府工作的现实,又要创新工作方式。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实际上就是构建统一的政务公开管理模式,加强政务公开的各项管理,使政务公开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文中以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为研究核心,分析当前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关键词: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问题;对策1前言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是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基层政府事务中。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就是要进一步解决政府工作的规范问题。建立政务公开标准化体系,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工作的积极性,有效规范和实施政务工作的精准化管理,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推进落实各项工作快速落实,提升政府效能,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住房、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环境、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扶贫救灾、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综合执法、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户籍管理、惠民补贴、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市政服务等26个领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1]基于此,各主管职能部门都在积极探索政务公开的标准化途径,建立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的规范体系。在具体执行中着力于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建设,突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体制,让群众办事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推动在线平台服务,强化信息公开质量,保障基层政府能够负担起责任,履行政府职能;调整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政府公开申请等方面的工作质量;加强线下渠道建设,使线上线下实现优势互补、高度融合;补充完善各项机制,让政务公开更加高效;强化监督评估,使政务公开标准化在基层实际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保障政务公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2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的内涵及意义2019年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建议,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深化“放管服”工作思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的政府。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便民水平的重要举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要求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财政预决算、安全生产、税收管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房产征收与补偿、保障性收稿日期:2020-10-303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存在的问题3.1政务公开工作标准不统一我国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没有统一的设计,各种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也严重缺失。政务公开标作者简介:李曦靖,男,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技术副总监,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硕士

  准主要依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标准类型、标准的精细化管理上无法实现统一管理。特别是在技术性标准、公开事项、公开程序以及公开内容上缺乏统一管理。政务公开缺乏标准性工作指南,各个地区政务公开的标准参差不齐,政务公开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也各有差异。例如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运行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务公开工作的管理就存在一定差异,在惠民政策、土地使用管理以及政府信息公开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2]3.2政务公开缺乏制度基础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制度上的缺失往往导致政务公开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行困难。例如基层政务公开缺乏法律基础,基层政务公开工作的条例较少。虽有一些条款规定,但是立法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失。首先是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没有明确立法建制,法律规范无法给予必要的保障。其次基层政务公开缺乏考核体系,绩效考核采用组织内部考核,自己评估自己,导致政务公开工作绩效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实现效率的提升。第三,没有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导致政务公开工作向前推进存在制度性的难题。如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导致监督出现漏洞,监管力度不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无法符合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此外,部分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人员不重视工作内容,部分基层干部待遇不高,缺乏活力,工作方法僵硬。可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需要漫长的过程进行制度和体系的完善。[3]3.3政务公开信息内容分散基层政务公开信息分散导致政务公开工作无法集中体现政府的意志。政务公开工作信息内容单薄,信息发布结构不均衡:有些单位网站设计不统一,缺少有效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布随意,内容和形式上缺乏统一性和实用性;有些政府网站的目录繁杂,功能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公众在寻找信息时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政务公开的信息发布体验度下降。特别是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一些政务公开工作的标准规范、检索词条以及资源的整合都难以满足要求。信息内容不丰富、信息查阅存在困难、信息资源无法提供有建设性的支持,使得政务公开信息出现有内容而没有实际的效用。3.4政务公开缺乏规范的数据平台政务公开依据数据化平台进行操作。我国大数据发展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仍然存在数据资源配置不统一的问题,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大数据平台缺乏统一管理,有些数据应用没有发挥出积极性作用。例如公安、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文化、教育、金融、统计、气象等方面数据量较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政务公开信息化程度差,老旧数据多,各个部门建设自成体系,数据无法实现高度融合,特别是数据格式存在差异,信息获取较难,数据呈现出多个来源,数据的识别和指标口径都不一致,统计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数据资源分布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中,无法实现有效汇合,更无法实现数据价值整合。数据汇集以后安全没有得到保证,政务公开信息发布就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交换与信息安全管理。3.5政务公开没有建立反馈机制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就是为了畅通信息公开的渠道,强化监督,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缺乏信息反馈机制就无法形成信息公开的局面,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受到影响。在当前的政务公开工作中,很多单位没有建立起信息反馈机制,信息内容不清晰,改革措施不明显,最新动态更新不及时,工作成绩以及先进经验等都无法实现及时反馈,特别是有价值的政务信息未能发挥指引作用。应通过积极开展调研,加强干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准确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使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地公开到信息平台,更好地处理存在的问题。4加强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的对策4.1明确政务公开标准化的内容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需要构建统一规范的政务公开标准,并覆盖基层政府的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过程。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应强调工作机制、公开平台、专业队伍建设,使政务公开能力和水平切实得到逐渐提升。基层政府要按照国务院指定的26个试点领域,结合本

  级政府的实际情况明确权责清单,明确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完成本级政府公开标准目录,全面落实各个领域的标准,实施政务公开过程和结果全公开。在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中,强化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发挥门户网站的作用,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作用,发挥政务公开栏的平台作用。基层政务公开要建立统一的互动交流在线办事入口,让群众能够更好地获得信息。积极建立政务服务大厅,便民中心等场所,设立公开区域,提供信息查询,提供信息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4.2扩大政务公开的信息范围基层政府在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工作中要积极调整信息的管理动态,遵循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行政机关应当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及时更新各项内容,明确信息分类,清晰机构名称、办公地点、办公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政务公开目录要涵盖信息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4]特别是法律法规另行规定的信息内容需要进行完整的内容公开,在范围、方式和程序上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依法行政,保障群众依法获得政府信息。4.3强化政务公开的标准化系统管理要从多方面构建政务公开的全方位标准化管理系统。一要建立健全公开工作制度,加快体制机制建设,相关各部门应认真梳理职责,建立相关流程,安排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公开的流程及时办理,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二要提升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日常维护和更新工作,避免“僵尸网站”和“睡眠栏目”出现。三要认真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内容建设,完善支撑体系,提升传播能力。四要完善绩效考核工作,促使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提供高效服务,主动服务。4.4实施政务公开工作阳光操作政务公开工作要推行阳光操作模式。政府机关在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等方面实施全程公开,特别是政策解读方面、平台建设方面、数据开放方面都要增强群众的知情权,强化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提高治理能力的制度性升级。在政府信息公开中要坚持常态化建设,推行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特别是在重大事项上要坚持政务公开的执行力度,强化责任分工,突出监督方式,改进工作做法,确保公开到位。在倡导服务型政府中,政务公开要和网上办事大厅相结合,各个部门全面公开服务事项,编制服务指南,优化服务流程,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更舒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4.5扩大政务公开信息的发布方式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突出公开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扩展公开内容,拓展公开渠道,在公开的方式上实施全流程公开模式。全面解读政策措施,确保群众们能够看得到,听得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有效引导群众的心理预期。保障信息安全,强化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性管理,突出组织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开水平。在政务公开的渠道建设上,要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政务公开的服务平台中,实施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充分发挥服务中心作用,强化平台建设,突出行政管理,明确服务中心职能,构建管理的精细化模式,规范中心运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加强基层便民服务,突出政务服务的基层化操作,规范公开办理的事项,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资产交易、产品生产领域的市场运行,资源规范配置,确保公共资源公正运用。[5]构建政务服务资源体系,突出政务服务的作用,强化服务渠道,加强规划和资源整合,运用信息化资源功能实现中心化服务,建立上下联动,层级清晰的政务公开服务体系。5结语总之,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体现。政务公开强化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表达诉求,监督政府工作。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突出了政府的行政效能,加快了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了服务(下转28页)

  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可靠条件,一定程度上化解农林废弃物堆积的环境污染,避免田间焚烧污染与浪费,减少安全隐患。在使用和推广生物质燃料气化燃烧的同时,能创造新的农村就业和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参考文献[1]刘乐,凌小燕,李骅,李旭辉,高翔.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5).[2]胡亚范,马予芳,张永贵.生物质能及其利用技术[J].节能技术,2007,25(4).[3]李琳娜,应浩,涂军令,孙云娟,许玉.木屑高温水蒸气气化制备富氢燃气的特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1(05).[4]吕鹏梅,常杰,熊祖鸿,吴创之,陈勇.生物质在流化床中的空气-水蒸气气化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3(04).[5]赵先国,常杰,吕鹏梅,王铁军,付严.生物质富氧—水蒸气气化制氢特性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6(07).[6]喻霞,魏敦崧.生物质固定床气化过程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0(04).StudyoftheApplicationofBiomassGasificationCombustionTechnologyinIndustrialBoilersLIRen-Jian(FujianBoilerandPressureVesselInspectionInstitute,Fuzhou350008,Fujian,China)Abstract:Biomassfuelhasthecharacteristicsofhighvolatile,lowash,lowsulfur,lowignitionpointandlowcombustiontemperature.However,directcombustionofitleadstocoking,withlowthermalefficiencyandenvironmentaldamage.Thestudyontheapplicationofbiomassgasificationandcombustiontechnologyinindustrialboilersaimstoovercometheshortcomingsoftraditionalgasifiers,toimprovethermalefficiencyandgasificationrate,reducetargeneration,andtomakeitmorewidelyapplicable,toachievegoodsocial,economicandenvironmentalbenefits.KeyWords:Biomass;Gasificationcombustion;Industrialboiler(上接21页)型政府的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建设中要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加快政府网络建设,加大创新探索力度,强化工作交流模式,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指导力度,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有序规范进行,创建政务公开品牌,突出政务公开的高效性。参考文献[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J].电子政务,2020,(2):封2-封3.[2]《辽宁省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实施方案》解读[J].民心,2020,(6):32-33.[3]《自然资源通讯》编辑部.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J].自然资源通讯,2020,(2):前插1.[4]广东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J].政策瞭望,2020,(6):54.[5]杨梦超,陈旭文,方俭裕,等.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研究——以浙江省临海市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为例[J].中国标准化,2019,(17):147-150.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nStandardizationofGovernmentAffairsatGrassrootsLevelLIXi-Jing(FujianInstituteofStandardization,Fuzhou350013,Fujian,China)Abstract:Theopeningofgovernmentaffairsisthekeypathtobuilda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Thestandardizationconstructionofgovernmentaffairsatthegrass-rootslevelneedstobaseontherealityofgrass-rootsgovernmentwork,aswellastoinnovatethewayofwork.Infact,thestandardizationconstructionofgovernmentaffairspublicityistobuildaunifiedmanagementmodeand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governmentaffairsopenness,whichmakesitleadtoapositiveeffect.Thispapertakesitastheresearchcorethattheconstructionofgovernmentaffairspublicitystandardization,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currentgrass-rootsgovernmentaffairspublicitystandardization,andputsforwardrelevantcountermeasurestooptimizetheconstructionofgrass-rootsgovernmentaffairspublicitystandardization.KeyWords:Grass-rootsGovernmentAffairsOpen;Standardiz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篇五: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浅谈村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务公开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当前村务公开工作总的势头很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重三轻”。

  (一)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的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如在财务公开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的收入项目。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够全,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二)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一阵。二是公开栏简陋粗糙,书写潦草,遇下雨字迹就看不清了。三是村务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

  (三)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一是未建立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二是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并不作说明和解释,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

  深入分析上述“三重三轻”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认识上有误区。从村干部方面看,主要是认为:村务公开是一阵风,不认真公开;村务公开是添麻烦,是跟村干部过不去,不愿公开。从农民群众方面看,村务公开是干部们的事,与已无关;村务公开是表面,无济于事。

  (二)指导帮助有不足。上级对村务公开工作指导有时不够及时,有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对村委会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的支持帮助不够有力,致使一些村委会缺乏开展村务公开工作的基本条件。

  (三)监督上有差距。由于村民对村务公开相关的知识知道太少,提不出什么有针对性的意见,因而不会监督;有的村民提过意见但没有答复,因而不愿监督;有的担心提意见遭打击报复,因而不敢监督。一些乡镇对村务公开重视不够,精力投入不足,使对村务公开的监督乏力。

  (四)抓落实上有欠缺。一些地方对村务公开工作有布置没检查,使布置流于形式;抓村务公开工作有制度但不落实,制度形同虚设;检查村务公开工作有考核但未碰硬,考核成了过场。

  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是一项意义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好这项任务,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积累,必须加快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应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强化领导下下功夫。首先是要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承担着直接指导督促村务公开工作的职责,协调任务重,工作要求具体,更应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其次,要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村务公开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应是村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组织领导村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扎扎实实地推进村务公开工作。村委会主任是村务公开的直接责任人,应认真做好村务公开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乡、村干部,尤其是村两委成员学习培训,重点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认识村务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片面性。其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村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克服认识上的障碍,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三)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一是在村务公开的内容上要完善制度,将村务公开的内容制度化。二是在村务公开的时间和方式上要完善制度。三是完善村务公开审查制度。四是完善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五是完善村务公开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六是建立村务公开档案管理制

  度。

  (四)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村务公开工作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应实行分类指导,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在面上推广;对村务公开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要深入实际,解剖麻雀,找准问题。在此基础上面对面指导,手把手传授,心贴心关怀,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尽快把村务公开工作规范地开展起来。

  (五)加强热点公开,拓展公开地点,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村务公开的热点是村财务收支情况,农民群众对此很关心,要及时公开。为使村务公开进一步贴近群众,有必要在村民小组或群众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增设公开点,在这些公开点上,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简要公开,使群众及时了解主要内容。

  (六)加强横向联系与合作,在紧密结合上下功夫。村务公开工作涉及农村工作的许多方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村务公开工作一是要与发展农村经济紧密结合。二是要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三是要与政务公开相结合。四是要与“四个民主”紧密结合。通过实行村务公开工作,使“四个民主”深入人心,通过推进“四个民主”,促进村务公开不断深入,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

推荐访问: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政务公开 基层 困难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