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5篇

时间:2023-04-30 20:0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篇二: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

  

  高科技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别离

  及公司治理问题——W公司案例分析2002-06-13国研网

  本文通过风险投资商投资W公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的描述,揭示了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独特成因——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别离。与传统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别离不同的是,人力资本及其控制的无形资产对高科技企业价值的奉献相对于有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大提高,而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与增长时机和价值驱动资源高度粘合,但这些资源并不能由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高科技公司。从普通投资者到专业风险投资商纷纷介入高科技企业,希望分享高科技带来的巨大资本增值收益。但由于这些企业大多是从民营小公司成长而来,在业务快速开展的同时没有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总经理或某些关键个人的影响力远超过公司规章制度。当外部投资者开始进入时,会发现很难对企业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的监视,使投资商进入企业后面临巨大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潜在风险。

  一、W公司案例

  法律上的所有者控制。

  1.W公司

  W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和应用的中外合资民营企业,拥有自主开发的软件。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金120万美元,目前资产总额超过1800万元。W公司的中外两家股东均为王力所有。因此,王力为W公司的最终实际投资人和所有者。随着W公司经营规模扩大,王力希望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进而上市融资,使W公司开展壮大

  2.风险投资。

  方

  F公司是国内专业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投资于IT、生物医药、通讯等高科技行业。基金M是境外一家上市基金,主要投资于大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IT、生物医药、通讯等高科技工程。基金M与F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F公司负责基金M在中国投资工程的运作托管,基金M如此负责工程的海外上市工作。

  3.工程初步介入

  F公司接到W公司的工程后,对其所在的行业和竞争对手进展了系统调查。调查显示:W公司的软件产品科技含量高,专业化强,有一定的进入壁垒。用户主要是政府部门及下属企业,市场地域分割性明显。目前国内类似于W公司这样规模的企业有数十家,大多具有政府背景或高校参股,像W这样股权结构简单的公司少。另外,与w公

  司的初步接触发现,公司拥有较强的管理团队,内部有严格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和员工培训制度,并且连续3年盈利。

  F公司将该工程推荐给基金M,双方均认为这种股权结构和公司状况对投资方将来顺利退出比拟有利。经与W公司所有者王力沟通,三方认为W本身的行业特征、资产规模和股权结构符合上市根本条件,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国内二板或国外柜台市场上市。F公司和基金M的联合投资小组到W公司调查,对W公司总经理及管理团队的公司根本情况介绍和局部应用软件的演示留下了较好的印象。随后,F公司投资小组再次到W公司调查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投资小组认为,W公司技术水平在行业中仅处于中游,内部管理尚待标准,但其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较低的生产本钱,灵活的鼓励机制使公司具有较好的开展前景。特别是考虑到客户的特殊性(主要是政府部门)、现有的合作关系,为下一步向其他地区市场扩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底。在财务方面,从财务报表看,在过去几年中,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年销售收入以40%的速度增长,年利润以平均80%的速度增长,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一直稳步提高,净资产利润率接近50%。公司从1997年开始盈利,目前已有超过3年的盈利记录,2000年预计盈利600余万元。为W公司上市提供了较好的产业背景和定价根

  底。

  F公司与基金M经研究,准备向W公司联合投资800~1000万元人民币。由于国内二板市场暂缓推出,双方考虑投资后将W公司运作到境外上市,以尽快实现退出变现。为保障投资平安,经与王力沟通,议定由F公司负责人担任重组后的W公司副董事长,基金M派人担任财务总监,F公司将派人担任财务主管和行政主管。基金M将在2000年12月聘请境外会计师对W公司按国际会计标准进展审计。如能获得无保存的审计意见,W公司将很快在境外上市

  4.问题暴。

  露

  2000年11月中旬,W公司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向F公司举报W公司总经理及公司内部财务管理问题。F公司负责人听说后,立刻与王力沟通,发现王力派去的两名主管似乎对公司内情了解不多。在获得王力同意后,F公司派财务人员对W公司的帐目进展了彻底审核。发现W公司财务状况确实十分混乱,公司成立以来的原始财务资料和凭证残缺不全,帐目一直由当地某会计事务所代为记帐,年终由该所出具无保存审计意见,以应付年检。W公司几乎每年换一家开户银行,而历年的银行对帐单却都不见了。W公司总经理自称对财务具体情况一无所知,而由王力派去负责财务的主管在一问三不知后突然辞职,再也不露面,留给F公司财务审查人员的是一箱散乱的历史记帐凭证和尚未完成的2000年帐簿。

  F公司深感问题严重,迅速增强了财务力量。仅从初步的财务分析看,W公司从1997年开始有巨大的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到2000年已接近900万元,占其总资产的一半左右。而其中,W公司总经理出任法人代表的HH公司与W公司有巨大的应收和应付往来,净欠款高达780万元,而且许多往来没有正规凭证,只有白条或什么也没有。更让人吃惊的是,据说因总经理与当地政府和税务部门的个人关系,W公司成立以来从未缴纳过任何营业税和所得税,公司新换的营业执照所列示的注册资本居然没有相应的验资报告。

  W公司总经理及公司财务问题确实严重。但由于W公司的市场、技术资源均掌握在现在的总经理及其他团队成员手中,如果F公司和W公司投资人王力此时就发现的问题采取强硬措施,不排除W公司总经理设置障碍,甚至将公司核心人员和技术全部带走,给W公司只留下一个空壳。W公司总经理也很清楚自己在公司的重要性,他在非正式场合公开表态:第一,他和管理团队对上市没有兴趣,不希望公司出现大的变动;第二,W公司能有今天,全靠他进展组织管理和市场开拓;第三,HH公司不是他一个人的,如果想赶他走,走的绝对不只一二个关键人员。

  另外,他暗示,W公司的技术核心很复杂,如果有人在程序上做些手脚,恐怕W公司的业务半年内也难以恢复正常。

  W公司投资人王力此时发现自己处于极其为难的境地。她自1996年至今,先后对W投入了近700万元。法律上说,W公司是她的,她说了算。但现在,她却不得不屈服于她聘任的总经理,明知他有问题,却不敢动他。为此,她希望得到F公司的支持。

  F公司此时也感到很棘手,虽然对W公司总经理的问题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会这样严重。W公司是F公司与基金M第一个正式合作工程,双方都对此工程作了大量调查论证工作,谁都不希望失败。而且,基金M已完成了境外壳公司的注册手续。而且在欧洲机构投资者吹风会上,W工程受到非常热烈的关注,已有几家大机构表示了购置意向。

  考虑到W公司本身还是一个不错的工程,又有原股东的大力配合,F公司和基金M决定继续进展。但为了控制风险,防止对W公司过早地投入资金,F公司向王力表示,希望以期权投资代替直接现金投资。F公司将为W公司的海外上市提供财务咨询、资产重组等效劳,同时给予F公司在W公司上市前一个月前的任何时候,以每股净资产(经审计后数据)溢价50%~100%的价格购置30%股份

  的权力。F公司和王力希望在W公司筹备上市过程中,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变,尽快解决W公司现存问题。

  5.财务审计

  2001年2月,基金M聘请的境外会计师开始对W公司财务状况进展审计。他很快发现,W公司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离上市公司标准差得太远。最糟糕问题还不仅仅在会计记帐上,而是公司整个经营团队没有意识到、或是还不愿接收财务标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代表董事会实施的财务监视很不适应。公司一些重大决策没有董事会决议或讨论记录,许多问题只有总经理一人知道原因或能够解释,甚至连王力也不清楚。按国际会计准如此调整后,W公司的资产和利润总额都明显减少(见表1、表2)。

  另外,W公司总经理对原来容许归还780万元欠款的事只字不提,分毫未还。王力对他无可奈何,780万元巨额和其他应收款只能继续挂在账上。境外会计师认为上市审计时很可能被审计师按坏帐处理,相应冲减资产和利润。

  虽然境外会计师也认为W公司确有不错的业务记录和开展前景,但他感觉到,如果在完成公司标准管理前,特别是找到真正合格的职业经理人经营公司以前,就匆忙将其推荐上市,基金M将承当巨大风险。在境外金融市场,如果发现推荐上市的公司管理混乱或欺骗投资者,对推荐

  人的名声极其不利,特别是在规模较小的二板市场上,简直是灭顶之灾。

  境外会计师把他的担忧和W公司情况告诉了F公司、M基金以及王力。大家都很痛苦、愤怒,但也无奈,谁都明白问题的根本因素是人,但这一因素的解决不可能在一二个月内完成。W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现在都掌握在总经理手中,对总经理的任何举动都可能引起整个公司的混乱。最后,境外会计师提议,留半年的时间给W作为上市准备期,在这期间,F公司作为王力的代表,全面介入并接收W公司的生产管理、市场开拓和财务控制,与王力一起直接参与W公司的重大决策,帮助W公司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削弱总经理在公司的控制能力,特别是对核心技术人员的影响。在时机成熟并有适宜人选情况下

  撤

  换6总.经理尾。

  声

  F公司以W董事会的名义派了1名管理人员和1名财务人员常驻W公司,同时又为W公司新聘了1名会计。经过几次比赛,W公司总经理的态度已软了很多,但仍在悄悄顽抗,一些能收回的帐款成心挂着,让F公司的财务人员告诉王力公司没有流动资金了。F公司代表迅速布置F公司的人员尽快将重要客户接收过来,并与王力一起召开了W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正规的董事会,与公司管理团队其

  他成员作了单独沟通。他们发现大局部人还很不习惯新的管理方式,对董事会的严格监管有一定抵触情绪。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取代现在的总经理,负责W公司市场和生产管理。

  表1W公司截至2000年底资产结构变化估计表〔单位:千元人民币〕

  表2W公司截至2000年底利润变化汇总表〔单位:千元人民币〕

  注:表1、表2未考虑固定资产损失、存货损失和折旧未提足对资产和利润的影响,估计3项总计约40万元。

  二、高科技企业治理问题分析

  1.高科技公司价值驱动特征与治理问题

  公司治理问题起源于因企业开展外部融资需求而出现的某某公司组织形式,形成了外部投资者的所有权与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经营权别离的委托代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合理的公司治理体系,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不佳,极易出现代理人间题。即管理层滥用股东授予的职权,以牺牲股东利益来换取自身私利。

  在传统的公司制企业组织模式中,公司的法律边界是围绕公司资产的所有权建立的,并与公司的经济边界(包括

  有形资产和品牌、商誉等组织资本)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竞争、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和资本市场开展,特别是风险投资,新兴企业融资相对容易,推动了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行业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快速开展,企业资产组合中的各项要素对企业价值驱动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形资产对企业价值驱动的奉献相对下降,以人力资本和研发能力、品牌和营销效劳网络等组织资产为主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开展和价值增长的奉献迅速上升

  (Boultion,RichardE.S.,BarryD.Libert,andSteveM.Samek,2000),导致企业的法律边界与经济边界不一致(Rajan,RaghuramG.andLuigiZingales,2000a)。

  企业经营和创新往往由具体人员、团队承当和负责,例如,市场营销人员在市场开发过程中掌握了客户资源,研究开发人员掌握了产品技术诀窍。但高科技企业内部增长时机的所有权并不明确,而且很少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人力资本所掌握的关键技能和战略资源(例如声誉、客户关系资源)也难以通过法律合约,确定地由企业法人和股东所拥有和控制。另外,由于人才的竞争日益剧烈,人才流动性大大增强。因此,高科技企业的资本投资者即使处于控股地位也难以实际控制驱动公司价值的重要无形资产,形成资本所有者法律控制权与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实际

  控

  制2.权W公的司别的治离理问。

  题

  W公司的问题是高科技公司治理问题的集中反映。不可否认,在W公司事件中,总经理有职业道德问题,瞒着股东私自操作,挪用公款,虚报利润。但为什么几年来他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到了股东发现问题后,仍不敢把他立刻赶走呢?

  我们注意到,W公司成立4年来,重大决策都是由王力与总经理单独沟通决定,主要是总经理决定。投资人王力根本上是甩手掌柜,只是通过总经理控制的财务报表了解公司运作的财务状况,不了解实际经营活动和真实结果。既没有实施有效的监视体系,又未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

  这为W公司总经理提供了控制公司价值驱动因素和营私舞弊的时机。W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市场和技术专业化强,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客户的几名管理和技术人员成为公司开展的关键因素。W公司总经理在业务运作过程中,通过对这些关键人员利益照顾和合作,收买人心,实际控制了公司价值驱动因素。W公司总经理曾私下对数名公司核心人员承诺,只要他担任总经理,将提取公司年利润的1%~5%给他们作为特殊奖励。

  王力虽然是W公司的投资人和法律上的所有者,拥有

  W公司全部资产(包括商标),但她没有掌握公司利润来源和价值驱动资源——人力资本与核心技术,而这些恰恰为总经理所掌握。因此总经理成为W公司权力实际的拥有者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另一方面,当王力发现问题后,由于W公司对总经理及其掌控的关键技术骨干的严重依赖性,如果赶走总经理,W公司将承受失去上述资源的风险,公司价值将大幅度贬值。二害相比取其轻,只能忍受总经理的问题。

  3.知识密集型企业公司治理普遍问题

  W公司现象绝非个别,代表了知识密集型企业治理的共性问题。特别是在公司成长初期,而产品需求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国内不少高科技公司都有过因骨干人才跳槽,而出现业务危机的经历。高科技企业的局部核心人员因不满原有公司的管理体制或与企业所有者意见不一,或对利益分配不满,自立门户,另起炉灶。新成立的公司往往与原公司业务非常类似,甚至完全一致,在市场上直接竞争,抢占原公司的客户和市场份额。例如,金碟软件公司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另立山头,推出同样的软件产品,与金碟竞争,曾使金碟元气大伤。杭州新利电子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假如干核心人员因投资人不同意他们的股权鼓励要求,另起炉灶,成立恒升电子公司,从事与新利一样的业务,业务规模已经超过新利。近期联想甚至把中讯下属的电信计费软件部门的管理及技术团队全部挖走,导致中讯公司该业务的瘫痪,引起法律纠纷。据Bhide(2000)统计,在美国增长最快的500家新兴公司中,71%的公司创始人来自跳槽,其产品往往出自创始人对原就职企业技术的模仿或修改。

  不仅仅是高科技企业,其他人力资源对企业经营和价值起关键作用的行业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由于小霸王公司资方不同意段永平等高级管理层持股,段永平辞职另创步步高,导致小霸王失败。Rajan和Zingales(2000a)给出了一个英国著名广告公司实例。1994年,英国著名广告公司

  Saatchi和Saatchi董事长MauriceSaatchi向董事会提出要求给自己提供股权期权。该公司由MauriceSaatchi兄弟创立于70年代初期,通过兼并收购,成为全球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由于公司股票价格多年低迷,持有公司30%股份的美国某投资基金联合其他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否决了Saatchi的股权期权提案。MauriceSaatchi为此辞职,其他几个关键的高级管理人员随后也离开公司,与MauriceSaatchi兄弟合伙成立M&CSaatchi广告公司,迅速争夺了原公司不少重要客户。而原公司随后更名为Cordiant,业务日益萎缩,公司价值急剧贬值,包括美国投资基金在内的外部投资者损失沉重。

  显然,美国投资基金自认为是这家广告公司大股东和

  法律意义上的资产控制者,但并没有控制这种以人力资本为主的企业价值驱动资产——公司声誉、品牌、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这些资产实际表现在创立、实际运作和控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身上,随他们离开而流失。当时一位高层管理人员给公司的辞职信中写道:“不是我离开公司,而是公司离开了我。〞

  在现代公司制度环境下代理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高科技公司外部投资控股股东还必须面对如何有效地管理、鼓励、控制公司关键人才,留住法律未明确保护的驱动公司价值增长的重要无形资产。高科技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均注明:“如果本公司不能挽留和聘请所需要的员工或任何主要人员离职,公司将会遭到重创。〞把人力资本视为上市后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风险因素。

  三、高科技企业代理人问题模型分析

  分析1: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如果没有任何监管体系,管理者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如此作为经济人,他会选择收益最大化,即图1中的A点。

  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管得力的情况下,管理者会为自己的代理行为实施付出较大的本钱(包括对自己

  未来职业开展、声誉的影响,以及被发现后可能招致的诉讼索赔等),且违规行为量越大,本钱越高,如MC1所示。此时,根据他会选择代理人行为总量较小的Q1。但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者很容易为自己谋私利,且本钱较低,如MC2所示,他的代理人行为总量就会变成Q2,严重

  分析2:代理人获得的利益最终由股东付出的本钱为代价

  损害股东利益。

  如果股东不从公司内部组织设计角度考虑加强监管,防范于未然,而单纯寄希望于外部(第三方力量)监管是不现实的。

  图2中的MR是代理人的边际收益,它是建立在股东边际本钱MC根底上的。代理人行为越严重,股东付出的本钱越高。如果没有信息不对称因素,第三方监管的力量(如法律处分)可以帮助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如法律对代理人行为惩罚金额为P*,可以使代理人行为退到Q*处,此时社会总体边际本钱(即股东承受的MC)等于社会总体边际收益(即代理人享受的MR),恰好使双方到达均衡。

  但实际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鼓励、本钱和能力等因素,第三方很难对企业实际收益和本钱做出客观真

  实的估计,导致制定的惩罚制度偏离真实水平。特别是目前国内对代理人行为认识缺乏,对股东遭受的损害本钱估计过低,法律根据MR’和MC’的交点制定处分P’,以为能将代理人行为控制在Q1处,但实际上发生的代理人行为远远大于设计的Q1点,到达Q2点,股东受到的损害如此高

  分析3:对高科技公司重新权力分配

  过去,管理者对公司资产的依赖性较强,股东可以借助实物资产的所有权决定公司的权力分配。在这种条件下,股东拥有比管理者低的边际本钱(MC1

  达P2点。

  随着人力资本重要性的上升,业内就业时机增加,管理者自身边际本钱有所下降。而公司对实物资产依赖性下降,对人力资本依赖性增强,致使变化后的股东的边际本钱可能会高于管理者(MC2>mc2)。此时,权力的分配将倾向于管理者。当股东在他的边际本钱水平MC2制定监管程度P2时,管理者实际上将获得更多的权力Q2。

  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这种本钱的变化也将管理者与股东更严密地捆在一起,管理者的工作失误或离职将对

  管理者本人和股东都带来较高的边际本钱P2。因此,双方都需要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体系,以更好地维持双方的合作。

  四、启示

  投资商不仅仅是投入资本和评价投资时机在技术、市场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细致调查,考虑对管理层素质、财务控制、公司组织结构和员工鼓励体系设计等问题,构建公司长期开展的组织根底,既使出现危机,也可以尽快解决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

  1.灵活设计合约和分配权利,不必一味追求和强调以股份比例实现控股地位

  早期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对核心技术和市场依赖性强,作为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商尽管是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但并不是公司资源和价值驱动因素的实际控制者。公司真正的价值驱动资源为内部关键人员所控制,而且不局限于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所有对公司价值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员。

  投资商在设计股权和控制结构时,并不一定要追求和强调以股份比例来到达控股地位,防止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控制权与实际价值驱动意义上的控制权严重脱节引起的利益冲突和价值流失,激发掌握价值驱动资源的关键人员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增强投资合约的灵活性。据Kaplan(2000)的实证研究明确,美国风险投资的合约设计非常灵活,并不追求股份所代表的所有权力的一致性。往往根据风险管理的需要,将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现金流收益权和清算权进展别离,同时设置财务或非财务控制指标,到达有效控制的目的。例如,业绩不佳时,企业由投资方控制;业绩改善并且增长时,如此由企业创始人控制。此外,在投资早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时,风险投资绝大多数以可转换优先股方式投入,而不是普通股。

  典型的优先股权力——分红权:与普通股一样、清算优先权、反稀释条款;表决权:在公司董事会占1个席位;转换权:可随时转换为普通股,初始转换比例为1:1,可根据反稀释条款调整转换比例。

  2.构建看重职业道德声誉并且历史记录好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团队,注意将企业价值驱动资源从个人手中转化为公司所有

  在高科技企业本身的契约没有太大的约束能力的情况下,投资方实现有效监视的本钱很高,也难以依赖第三方监管。因此管理团队的职业道德应成为投资决策首要考虑的因素。

  但在我国目前市场运作普遍不标准的情况下,对管理层的职业道德考核比拟困难。对投资商来说,可以通过加

  强与管理层的个人交流,从其思维方式、办事原如此、以往经历、个人追求目标等方面进展考察,看是否与自己的投资原如此相吻合,双方能否建立较强的信任感,以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冲突。同时,聘请重视职业道德声誉并且历史记录好的职业经理人加盟管理层,例如,担任执行总裁甚至总经理,与公司原内部人员协作,并形成制衡,限制企业内部人员对关键资源的垄断,把个人资源转换为公司资源,例如,客户关系、技术专利,减少对组织内成员的严重依赖性,降低人力资源流失的负面影响程度。

  3.关注员工合理的利益要求,通过股票奖励方案,留住掌握现有产品技术诀窍的人员;通过合作投资方案,留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关键员工

  随着关键雇员对公司投入的增加,其权利要求也会相应增加。雇员对企业的投入虽然不是金钱投入,但却是自身专有知识能力和时间的投入。在大多数中国人思维中,如果条件适宜他愿意为一家企业长期工作。只要能获得有效的鼓励,通常不会轻易离开原有公司。因此,需要倾听员工,特别是核心人员对利益分配的想法,及时实施核心员工利益的鼓励措施,例如,股票期权方案。留住掌握现有产品技术诀窍的关键人员。

  此外,对于创始人开发的产品获得成功的高科技企业,由于后续技术和产品创新由现有或新加盟的员工或团

  队负责,形成企业的新产品开展时机。但这一时机的所有权并不明确,而且很少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可以通过实施与创新者合作投资的方案,鼓励公司员工创新,共同投资,留住掌握新技术的人员及其产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朱武祥

  戚熠璇

  来源:?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内容总结

  (1)高科技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别离

  及公司治理问题——W公司案例分析2002-06-13国研网

  本文通过风险投资商投资W公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的描述,揭示了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独特成因——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别离

  (2)人力资本所掌握的关键技能和战略资源(例如声誉、客户关系资源)也难以通过法律合约,确定地由企业法人和股东所拥有和控制

篇三: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

  

  .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覃龙峡

  崔文昌

  王

  珂

  乐文静

  柯常加

  刘红运

  黄大家

  孙秉宇

  指导教师:

  黄昌富

  专业名称:

  工商管理

  2011年9月11日

  .目录

  一、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11、定义

  ...........................................12、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13、公司治理新内涵

  .................................24、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

  .............................3二、公司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41、股权结构不合理

  .................................42、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或不对称

  .................53、国有企业自身的劣根性

  ...........................5三.公司改善治理的途径方式分析

  .......................61、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

  .............................62、明晰权责关系

  ...................................63、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的一般路径

  .....................四、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

  ..............................1、多样化理论与趋同论

  ............................2、影响公司治理模式演进与趋同的因素

  ..............3、当前公司治理的新趋势

  ..........................五、心得体会........................................工商案例分析报告

  第一章

  一、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1.11、定义

  公司治理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对象,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公司治理不仅仅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作用,也强调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多方面利害相关者的利益”。

  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又译为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

  狭义上,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

  广义上,公司治理还包括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法律、法规等。

  公司治理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一个很新的概念。9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在发达国家成为一个引起人们持续关注的政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司治理改革成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热门话题和首要任务。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投资者要求各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

  1.22、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自1932年美国学者贝利和米恩斯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具代表性的是超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它们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

  1.1.12.1超产权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产权改革、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其刺激经营者增加努力和投入的作用。要使企业完善自身治理机制,基本动力是引入竞争,变动产权只是改变机制的一种手段。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产权改革并不能保证公司治理结构就一定变得有效率,竞争才是保障治理结构改善的根本条件;对经营者的利润激励与企业绩效的提高并不总是正相关,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是如此。

  1.1.22.2两权分离理论

  两权分离理论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它是随着股份公司的产生而产生的。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已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股权分散的加剧和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拥有专门管理知精品文档

  .识并垄断了专门经营信息的经理实际上掌握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导致“两权分离”。

  1.1.32.3委托代理理论

  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作为失去控制权的所有者如何监督制约拥有控制权的经营者,以实现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去进行经营决策,而不是滥用经营决策权,这同时也是委托代理理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即委托代理理论中所指的委托人,经营者是代理人。代理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同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诉求,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所以,公司治理结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代理风险问题,即如何使代理人履行忠实义务,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督促经营者为所有者(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1.1.42.4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是近几年出现的有关公司治理新内涵的新概念,广义上指凡是与公司产生利益关系,与公司发生双向影响的自然人或者法人机构,都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零售商、社区及政府等个人和团体。该理论认为,公司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股东利润最大化,而应同时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债权人、供应商、用户、所在社区及经营者的利益,企业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共同最大化才应当是现代公司的经营目标,也才能充分体现公司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存在的价值。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能够向这些利益相关者提供与其利益关联程度相匹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1.33、公司治理新内涵

  近年来,围绕着公司治理目标、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等一系列课题,法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了单边和多边治理理论,而且多边治理理论已经逐步占据了学术主流地位。

  1.1.53.1以股东所有权理论为基础的单边治理理论

  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团体,必须具备人和物两个基本的要素。单边治理理论定义公司时,将公司理解为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公司的权力只能在所有者之间分配。因此,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股东通过何种制度设计使经营者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其实质是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约束与监督问题。

  单边治理理论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

  股东所有权论。即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才享有公司权力,他们对公司的财产不仅享有“剩余索取权”,而且还对公司的经营享有最高的直接控制权。为了体现这种股东至上主义,股东大会被认为是最高权力机关。

  信托关系论。即董事会与股东大会之间被认为是一种信托关系,董事会对股东负信托义务,负责托管股东的财产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以维护精品文档

  .股东的利益。

  委托代理关系论。即董事会与高层管理层之间被认为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其中,董事会负责聘任或者解聘高级管理人员;而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董事会的代理人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并受董事会的监督。

  我们认为,单边治理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瑕疵:虽然股东是公司剩余索取者并由此而承担公司生产经营风险,但是公司往往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只承担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风险;股东虽然持有公司的股票,但大型公司的股权是相当分散的,每个股东只持有公司总体股份的很少份额。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收益与监督成本不对称,股东很难有效监督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委托人模式所主张的若干公司治理机制虽然有利于股东,但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是不利,甚至是有害。

  1.1.63.2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多边治理理论

  支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学者认为,组织——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联合起来而组成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的契约联合体。尽管这些学者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具体范围尚存分歧,但也已经达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共识,即公司不仅仅是一个由资本所有者组成的联合体,更重要的是它在本质上是为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充当联接点。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被定义为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有关公司经营与权利的配置机制。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公司成为这种理论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思想。

  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联系的是受托人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型公司是社会机构而不仅仅是私人契约的产物,董事会应被视为公司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受托人,职责是确保在其控制经营下的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使资产收益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得到相对公平的分配。受托人不仅应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而且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导下,公司治理问题将可以更广泛地理解为一种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的有机整合。这一整合决定了公司行为的范围,控制权的归属,控制权行使的方式和程序,风险承担与收益分配的机制等等。

  1.44、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

  (1)动态性。动态性特征是指公司治理结构应随着公司发展战略、外部监管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变化而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不具有周期性特点,往往是动态随机的。

  (2)契约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契约性特征是指公司各利益相关者通过签订契约来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在现实经营活动中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因此这些契约不可能周延各利益相关者的所有行为,而只能是一种关系契约。这里关系契约是指契约只对总目标、总原则、遇到问题时的决策规则、决策权的配置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作出约定,一般不规定具体的细节性内容,因此大大降低了缔约成本。另外一个层面,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是以公司章程等公司治理文件为依据的,章程在本质上就可以理精品文档

  .解为一种关系契约,它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3)依法合规性。公司治理结构的依法合规性特征是指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是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均由有关法律法规加以明确,以保护其利益不受侵损。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法律法规对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的完备性。

  (4)强制约性。公司治理结构强调公司股东、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配置及相互制衡。在公司治理中,股东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聘任,组成对董事会负责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行使经营权;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不仅在公司内部有制约,在公司外部还有外部审计、行业监管等制约措施。所以,公司治理结构的强制约性是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

  (5)利润导向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利润导向性特征是指公司的本质是进行利润创造,评价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最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有效促进公司的利润创造。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旨在保证公司经营决策的科学高效,例如公司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公司营销策略和投资策略。而只有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才能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进而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通过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公司决策更加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管理不断优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性优势,从而达到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6)地域差异性。公司治理结构的地域差异性特征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背景,其公司治理结构也一般会存在着不同的模式。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英美模式、德日模式等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公司治理结构渐有趋同之势。

  第二章

  二、公司治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2.11、股权结构不合理

  存在一股独大,并且前几大股东之间不独立,股东存在关联关系,不能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M公司在股权转让之前,由四大股东控股,而其余流通股东极其分散难以与其抗衡,从表面上看,M1相对控股,M2、M3虽无任何关联,但存在共同利益,有可能形成一致行动,这威胁到M1的相对控股地位,使M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M公司股权转让后,股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大股东因各自的利益动机而产生冲突,同时也会基于某种利益而串谋合作形成对另一股东控制权的威胁。M公司的这种股权结构使得公司天天上演几大股东之间出于各自私利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广大小股东利益的保障无从谈起。L公司L1股东表面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但实际上的第一大股东应为L2,但L2的决策并不能代表公司的决策,在重大问题上还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支持,在L公司,不同股东之间的制衡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并发挥实际作用的。L公司股权转让是建立在多元分散的股权结构和股东之间的合作与制衡基精品文档

  .础上的内部治理机制,以及潜在接管者参与的控制权争夺的尾部治理机制的里应外合,使L公司在经历过复杂的股权变动和管理重构后逐渐有望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22、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或不对称

  股权转让前,M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管理层的大部分基本上都与第一大股东M1有关,实际控制权基本上由M1掌握,第一大股东M1虽然仅具有相对控股的地位,但其通过对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实际控制、依靠其与政府的特殊默契以及借助与其他股东的相机串谋,使得其已经在事实上拥有了超过其股权比例限度内的强势控制权,在治理结构上已经体现出内部人控制的实质。L公司的董事会实际上由第二大股东L2及其一致行动人在拥有相对控制权,监事会机构形同虚设,管理层的大部分基本上与实际大股东L2公司有关。大股东L2虽然有相对控股的实际地位以及在董事会的相对控制权,但其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方面,没有其他股东的参与,L2是不可能单方面决定L公司的方向的。因此,董事会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并发挥实际作用的。

  M公司股权转让后,几大股东之间由于勾心斗角,其新的董事会完全难实施有效的决策、监督和制衡机制。M公司新的监事会完全由m2、m3和m4的代表组成,有时其能够及时地制止m1的不当行为,但更多的时候则沦落为少数股东基于私利实施无赖策略的工具,完全背离了其监督制衡大股东及内部人和维护广大股东利益的职责。L公司在经历过复杂的股权变动和管理重构后,新的董事会由于4比4的相持格局使得其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并发挥实际作用的。而监事会和以前一样基本形同虚设。

  2.33、国有企业自身的劣根性

  作为大股东的国家不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

  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大部分为国家所有,而机构投资者未能在其中起到应有作用。股权转让前,M公司由于机构投资者外资大股东M2常年不积极参与公司的治理和日常经营管理,机构投资者外资大股东M3则天天忙于自身与M公司的关联交易甚至不公平交易,使得M公司几乎快要成为M1的下属公司了,在经营运作、财务管理等方面都很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而L公司机构投资者外资法人股东台资企业L1的存在和积极作用是形成制衡机制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L公司的治理绩效。另外,其他机构投资者性质的股东尽管大多数不够积极,但在公司重大决策上依然具有不同程度而且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由于机构投资者外资大股东的积极参与和监管,使得L公司在经营运作、财务管理等方面都较为规范。外资股东的存在同样历史性地制约了公司股本的盲目扩张,使得公司一方面保持了股权融资的持续潜力,同时也极其难得地没有陷入众多上市公司沉醉的圈钱游戏中。

  股权转让后,M公司的投资机构者m2、m3和m4,作为在整个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精品文档

  .立和完善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角色,他们之间充满了基于不同利益动机的冲突和串谋合作,严重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L公司,n2、n3和n5三个投资机构者中特别是新进入的n3和n5都是奉行股东积极主义的者,其存在对于n1而言是完美制约。同时,机构投资者n3向经营管理层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其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已经对L公司的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第三章

  三.公司改善治理的途径方式分析

  3.11、构建合理的股权结构

  M公司在股权转让之前,由四大股东控股,而其余流通股东极其分散难以与其抗衡,从表面上看,M1相对控股,M2、M3虽无任何关联,但存在共同利益,有可能形成一致行动,这威胁到M1的相对控股地位,使M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要治理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使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合理化。根据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一般将股权结构定义为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股权结构是所有权结构在股份公司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在实践中,由于

  经济

  环境

  和

  社会

  体制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于股权结构含义的理解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来说,国外主要从数量角度和权利角度来认识股权结构,国内则主要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属性上对股权结构进行划分。高度集中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形式:(1)利益趋同下的经营激励。(2)利益冲突下的权力机构空化和外部治理机制的无力。而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约束下的有效监督和代理权竞争。(2)权力牵制下的复杂外部治理与决策低效

  。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持股人对公司的直接控制和管理的能力非常有限,使得任何一个股票持有者都不可能对公司实施控制权。股权过于分散,任何一个个别股东都没有能力对公司拥有控制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股权过于分散,持股者的持股量相对较少,根据成本效用原则,持股者因收集公司相关信息所花费的成本远大于据此做出正确决策而获得的收益。从M公司的情况看来,要解决公司内部的问题必须使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合理化。

  3.22、明晰权责关系

  针对其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或不对称的现象,我们首要解决的是要权责清晰,各司其职,尽心尽职!M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管理层的大部分基本上都与第一大股东M1有关。公司股权转让后,几大股东之间由于勾心斗角,其新的董事会完全难实施有效的决策、监督和制衡机制。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3.33、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的一般路径

  公司治理的影响从公司层次的资源配置、投资者收益到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研究者归纳出来了多种公司治理模式(Shleifer&Vishny,1997),例如日本-德国模式、美英模式,提出了多种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政策取向。从上市公司内部角度讲,包括:(1)调整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职责;(2)完善融资合约,调整融资方式,例如增加财务杠杆,增加对管理层行为的约束,减少管理层滥用公司的自由资金流;(3)增强管理层激励,例如实施管理层股票期权。从外部角度讲,包括(1)鼓励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大比例的股权,积极参与公司治理;(2)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3)发展一个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形成外部接管压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形成过程和约束条件独特,公司治理问题与国际上有所差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及价值的关系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小样本和个案事件研究,以便更深入了解股权结构数字背后驱动公司价值的真实动力和机制,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避免表面化的分析和观点。

  四、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

  1、多样化理论与趋同论

  关于公司治理的进一步演进方向的主要争执有多样化理论和趋同论两种观点。

  (1)坚持趋同论的学者认为推动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一体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和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作用,并且制度竞争会导致低效率的治理模式被高效率的治理模式替代。但是,关于公司治理将会趋同于哪一种具体模式却仍有不同观点:

  趋同于市场控制的英美模式。这种观点认为英美模式比其他模式更有效率,更加强调对股东利益的保护和准确的信息披露制度,股权比较分散,具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趋同于组织控制的日德模式。弗里曼、布莱尔等人认为公司制模式中更应该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也承担着企业经营的风险,公司的目标应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强调企业的共同治理,而日德模式更加强调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和权益。还有人认为,英美模式的治理对经理人偏重于短期利益,不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组织控制模式下经理人控制了创新所需的组织资源和财务资源,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拉让尼克,2005)。

  趋同于混合模式。公司治理模式的融合论认为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各有其优精品文档

  .缺点,未来的公司治理模式将会是一种这两种制模式的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混合治理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保留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的优点。

  趋同于未知模式。这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模式在未来必将走向趋同,但究竟趋同于何种模式,却仍然是未知的、不确定的。

  (2)反对趋同论的学者们则提出以下理由: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制度的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公司治理模式的初始状态决定了其今后的发展路径,制度具有刚性。各国治理模式发展路径的不同决定了各种模式将按照其各自的发展路径演化变迁,不会走向趋同。

  制度关联理论。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制度与其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效应,即制度的互补性,公司治理制度适应着一国的制度环境。在其他制度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单纯改变公司治理模式反而会降低经济效率。

  制度的多重均衡特征。青木认为,以多重均衡观点为基础的多种制度存在的可能决定了经济体制的多样性,多样性的体制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一个体制内部的各种制度之间是互为补充的。即使在同一经济体制下,也会因为内部的制度配置的不同而产生经济体制的多样性,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需要经济体制内其他制度相应的变化以相互配合。

  不同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是多个利益团体如银行、股东、政府、工会等不同利益主体长期博弈性的结果,治理模式的改变会损害相关利益主体的既得利益,因而会遭遇变革的阻力。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也会为公司治理的国际趋同造成障碍。

  此外,反对趋同论的学者还认为,目前还不能判定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哪个更具效率。而且公司治理模式依赖于多种环境因素,同一模式在不同体制下具有不同的治理效率,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的公司治理模式。吉尔森认为,不同国家的公司治理体制可能会在形式上的差异仍然存在的同时出现功能上的趋同,比如对经理的监督和更换,而功能趋同也并不意味着公司治理的任何功能都会趋同。杰勒德·赫蒂希提出公司治理体制虽然有可能出现法律形式上的趋同,但由于法律实施机制的差异,公司治理体制有可能在更为普通的层面上存续(戈登等,2006)。

  2、影响公司治理模式演进与趋同的因素

  实际上,影响公司治理模式的演进与趋同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外因包括经济全球化下外国企业的竞争威胁、跨国公司对他国公司治理的影响、来自外国机构投资者的变革公司治理的压力,而内因则包括本国资本市场、法律、机构投资者、企业所有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正是内外动因的趋同推动着一国的公司治理的演变。讨论公司治理的演进有必要讨论其制度基础,公司治理的变迁是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制度基础共同演进的,精品文档

  .比如俄国、日本、中国的治理模式都是受到了经济改革或政治因素的影响。在使用判例法的英美法系下,法庭判例对以后类似的案件的裁决有重大影响。法庭对某一重大经济案件的裁决会很快被其他法庭在今后的裁决中所效仿,因而其法律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变化的适应性比较灵活,适应成本也低。而采用大陆法系的国家法律的改变和实施则相对困难,首先在立法过程中会受到各利益主体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而产生的寻租行为的阻碍,而在法律的具体实施中也可能不会顺利,因此公司治理的法律上的趋同也是很困难的。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关于公司治理的信息存在方式和信息特征,而信息特征也影响着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依据制度关联理论,公司治理模式与一国的法律、文化、金融等制度具有互补性,公司治理制度不能脱离与之相关联的其他辅助性制度而孤立存在。在一国引进和移植他国的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原有的模式未必湮灭,仍有其一定的生存环境,而新的模式会在与本地的文化、制度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意想不到的变异,多种模式在一定的范围内长期存在,多种形式共存。比如在照搬英美的治理模式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资本市场、金融机制、职业经理人市场和监督机制,俄罗斯与中国产生了转轨治理模式,出现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日本产生了交叉持股和主银行制,治理模式与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基础和制度环境相互影响,并产生治理模式的变异,导致治理模式的进一步多样性。

  3、当前公司治理的新趋势

  (1)当前美国公司治理中的新变化

  美国放松了对金融机构从事证券业务的限制,银行、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万俊毅,2004)。由此公司治理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接管对经理人的威胁减少,公司日益重视内部治理的作用。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持股比例有所增加,并开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要作用(贾生华,2003)。

  (2)日德公司治理中的新变化

  日本和德国的法人交叉持股率下降,银行与企业的联系出现松散的变化。同时,鼓励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

  (3)各国公司治理模式演变的共同特征

  随着政府对保险基金、养老金、金融机构进入股市的限制的降低,机构投资者拥有的企业股份增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增加。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提高,要求公司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强调股东利益保护原则。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外国投资者对本国公司治理的影响越来越大。

  五、心得体会

  公司治理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也是一个很新的概念。9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在发达国家成为一个引起人们持续关注的政策问题。自1932年美国学者贝利和米恩斯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精品文档

  .研究,其中具代表性的是超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它们构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理论基础。近年来,围绕着公司治理目标、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以及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等一系列课题,法学家和经济学家提出了单边和多边治理理论,而且多边治理理论已经逐步占据了学术主流地位。

  伴随着公司治理在全球范围展开,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公司治理方面成绩卓越的著名企业。许多人对这些公司充满了崇拜和向往。许多公司治理方面的学者试图去了解揭开这些优秀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秘密。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努力得出很多宝贵的结论。正如硬币有两面一样。尽管很多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我们同样要看到从公司组织结构出现以来,人类由于公司治理失败而付出的代价。公司治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本文以L公司和M公司的成败案例活生生的展示了两家90年代初创立的中外合资企业经历的悲喜剧。

  两家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1)股权结构不合理,存在一股独大,并且前几大股东之间不独立,股东存在关联关系,不能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2)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或不对称。3)作为大股东的国家不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人”。

  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大部分为国家所有,而机构投资者未能在其中起到应有作用。

  面临着这些主要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几条治理措施,希望对公司治理有所助益。(1)调整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职责;(2)完善融资合约,调整融资方式,例如增加财务杠杆,增加对管理层行为的约束,减少管理层滥用公司的自由资金流;(3)增强管理层激励,例如实施管理层股票期权。从外部角度讲,包括(1)鼓励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大比例的股权,积极参与公司治理;(2)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3)发展一个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形成外部接管压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形成过程和约束条件独特,公司治理问题与国际上有所差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及价值的关系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小样本和个案事件研究,以便更深入了解股权结构数字背后驱动公司价值的真实动力和机制,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避免表面化的分析和观点。

  当前的公司治理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有了新的演进和发展趋势。其中以美国治理模式和日德治理模式最为突出。这两种治理模式都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成功的模式,两种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侧重点不同。公司治理向多样化和趋同性方向发展。

  在这里我想谈一谈个人对公司治理方面的一些想法。公司这种组织机构从产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命途多舛”。两百多年以来。公司治理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尽管许多学者为它前赴后继的研究和探索,他们也得出了许多很多经典的结论。,为公司的正常与健康发展做出杰出贡献。但是在多变的事实面前,前人也力有未逮之时。没有适合所有公司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不存在通用模式。成功公司的治理模式大部分都是再前人成功经历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社会纷繁复杂,公司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只有适应公司具体状况的治理模式才会成功。公司面临的环境很复杂,有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组织结构,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斗争,组织机制不合理,甚至一些不可抗拒力量的出现等都会影响公司治理的成败与否。怎样协调这个复杂系统各部分的平衡,正确处理各方的矛盾性和相关性也许会维持和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篇四: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

  

  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

  关键词公司治理审计管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责任制度、内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是在国家行政手段干预下强制建立的,目前很多问题仍存在于企业内部审计中,制约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如审计目标审计范围狭小,审计观念落后,以“侦探者”自居,审计方法简单、技术落后,在审计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一、树立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是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的立足之本。依据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内审计机构将推积极策略,内部审计人员将树立服务意识、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策略的改变、内部审计人员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依据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要求,内部审计机构首先要对内部审计职业做必要的宣传。

  依据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具体来说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站在被审计人的角度想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有时会碰到比较难“应付”的被审计人,这时候内部审计人员不能把他们视为不受欢迎的人,因为一旦认为被审计人不容易接触、会制造麻烦,就会在审计过程中带上有色眼镜,内部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就会加上“修止符”。如果内部审计人员能站在被审计人的角度想问题,就可以体会被审计人的心情,从而帮助被审计人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二,对被审计人的改进行为给予肯定。内部审计人员在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向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报

  告之前,应该将这些问题或不足与被审计人进行交流,如果被审计人对这些问题和不足采取了积极的改进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就应将报告重点放在被审计人的改进行为上。

  内部审计人员要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以人为本服务理念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避免与被审计人发生冲突,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掌握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是必要的。具体来说,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掌握以下技巧:第一,积极沟通、理解别人、善于倾听。有效的人际关系一般依赖于两种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人沟通的时候,要善于倾听。要设身处地地理解被审计人所处的环境。友好、有效的沟通才能减少和化解冲突。第二,注重个人形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在一个充满个人矛盾的环境中,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形象才能与被审计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内部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从“监督者”转变为“服务者”,努力与各方发展和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有利于解决一直以来困扰内部人员的人际关系问题,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内部审计结果得到被审计人的认同,从而增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二、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的原则

  (一)相对自主原则

  在对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公司治理理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受托责任理论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客观性,在执行审计中保持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避免利益冲突。

  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时遵循“相对自主”原则,一方面改变了传统内部审计与管理层之间的潜在敌对关系,有利于内

  部审计与管理部门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从而产生更好的审计成果;另一方面创造了使内部审计人员保持最大客观性的环境,能够帮助内部审计人员更容易地处理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在融入企业经营并为其增加价值的同时提供客观意见,因此相对独立性原则是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首要原则。

  (二)成本原则

  成本原则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原则,尤其是在成本敏感的环境中。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分析和评价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寻找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出改进建议,实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标。但内部审计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只有大于设立较复杂的内部审计机构所付出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费用时,内部审计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增值。因此,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时,成本原则也是必须遵循的。

  (三)权威性原则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发挥相辅相成,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又为内部审计机构赢得较高的权威创造了机会。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源自获得相应的授权和内部审计人员出色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取得令人信服的工作成果,使被审计人积极配合审计工作,从而帮助内部审计机构树立权威性。当被审计人不接受或不配合审计工作时,内部审计人员依据内部审计机构获得的相应授权,可以对其实施必要的制裁。因此,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时应注重对权威性原则的运用。

  三、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应解决的问题

  构建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关键要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向谁报告。向谁报告体现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取向。其二,内部审计在谁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受谁领导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该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现阶段,在我国企业中较普遍存在的内部审计机构由高级管理层或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当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高级管理层领导时,内部审计负责人的任命、内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待遇与职位升迁都由高级管理层决定。这样内部审计人员不会愿意也没有权利对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而在公司治理中利用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实现所有者对受托经营的经理层的监督。

  四、企业内部审计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对完善公司治理的影响

  在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能够根据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要求及时、安全、有效地为其提供相应的审计信息,从而缓解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平衡和制约公司治理中各个主体之间关系,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依据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公司治理中企业内部审计的目标提升为增值,职能拓展为确证、咨询。增值目标是否能实现,关键在于根据内部审计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需要内部审计以独特的视角发现管理活动和各项决策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并在这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没有引发更大的损失前向其报告。内部审计提供主动式服务,才能满足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的需求,实现增值目标。

  在主动式双向报告关系的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采取的报告方式遵循的路径是“管理活动发生之前、之中、之后,这种报告方式将管理活动发生之前、决策做出之前的事前反馈,管理活动发生之时、决策做出之时的事中反馈和管理活动发生之后、决策做出之后的事后反馈结合起来,能对问题做到未雨绸缪。在这种报告方式下,内部审计能根据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要求及时主动地为其提供服务,并将审计信息安全准确地传递给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有效地减轻与高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对高级管理层的行为进行评价、鉴定,明确高级管理层责任的履行情况,减轻内部人控制,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

篇五: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

  

  【案例1-20】万科的公司治理溢价:好的公司治理带来的投资收益

  万科在2005年一年间,成功地化解了地产业宏观调控、股权分置改革等政策风险或不确定性,被评为2005最佳公司治理。万科非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能拿得出手的送股比例仅仅是10送0.3,而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选择权证的结果可谓是皆大欢喜。从这一个侧面,就可以看出万科管理层在公司治理上的功力。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机构投资者、券商研究机构以及普通投资者对万科公司治理的赞同。

  公司治理决定企业成败

  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康完善,是一个公司长期发展的前提,事关企业成败。一个好的治理结构,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即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二是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这包括对经理层与其他员工的激励,以及对高层管理者的制约。

  公司治理结构所包含的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等各个方面,很多上市公司如科龙、三九、蓝田等,都因为公司治理出现问题,不仅给公司运营带来重大影响,也直接导致了投资者的“用脚投票”。而好的公司治理,则往往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这些方面,万科走在了前面。万科的公司治理,不仅体现在透明的管理制度,不仅体现在万科住户满意度,也不仅体现在万科持续的增长速度上,仅从万科前台工作人员真心的微笑和细致人微的服务这种细节上就可见一斑。

  100倍价值增长的信用底线

  针对这次股权分置改革的“双赢”结果,万科公司认为,万科文化的核心是尊重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投资者。万科的做事原则是规范、透明,同时还要公平,这是对理解万科对待投资者态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注解。投资者的认可不仅是对过去业绩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对万科未来投资价值的信心。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发展是一个互动的、长期的过程,对干万科这样立志于成为百年老店的企业而言,投资者的长期信任是决胜未来的依托。万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一种以信用为底线的公司治理制度。时间证明,这种规范化的运作远比机会主义和权谋文化更有生命力。

  万科公司治理的首要目标是守护好投资者的财产,让资本持续获得丰富的回报。因此,万科非常注重公司的成长能力,从1989年到2004牟,万科的利润增长了77倍,股票价值增长超过100倍。出于对资本价值的尊重,在整个股改过程中,万科管理层投入了相当的努力来平衡股东之间的利益诉求,最终使股改在双赢的局面下得以顺利推进。

  管理结构的平衡

  万科有一支非常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当股东的管家。万科对股东的承诺,是依靠这个团队来进行的。这种成熟体现于管理结构的平衡之中。在这个团队中,大决策和细执行之间的分工非常明确。团队成员在价值观趋同的基础上也保留了较为多样化的风格,兼备了稳健和开拓的特质。与此同时,万科具有一个成熟、理性的股东群体。股东尤其是大股东给予万科管理层相当大的支持和信任,这对保持万科稳定性、使管理层能够专注于万科的经营、最大化发挥其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职业经理人的素质,是万科股东文化能够得到延续的重要条件。除了用万科价值观为影响之外,万科也考虑建立一种制度,将普理团队的激励和投资者利益联系起来,让万科公司治理能够得到持续的改进。

  2006年3月,万科公司第一次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一经推出就在国内资本市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并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赞许和认可。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之所以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赞许,表面原因是其激励计划的设计规范科学,而本质原因则是股权激励计划会提升公司市值增加投资者的价值和回报。万科股价从公告股权激励之日起的5.71元,在短短的9个月时间内大涨到19.42元,涨幅为240%。科学规范的股权激励制度的建立正是公司治理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像万科这样建立了

  科学规范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股价将会有相应的上涨,这就是所谓的“公司治理溢价”。

  资料来源:《新财经》2006年第1期摘录:2005最佳公司治理--万科;万科公司2006年年报。

推荐访问:公司治理案例分析论文 案例分析 公司治理 论文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