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8篇)

时间:2023-05-03 18:48: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

  

  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在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训练不只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内容,同时更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点教育任务,它可以为学生掌握其他课程提高基础知识,增强其独立阅读能力,并为其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且,语文不仅仅属于学科教学,更是人们在平时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必须应用的工具。因此,要想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就必须借助小学语文课堂与综合实践课程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正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与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引言: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始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此外,在进行学校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必须认识到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他发展与社会成长所需要相适应发展的一个必要项。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验课程中,老师也必须利用语文核心素养训练手段,并着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建构意识、创新思维意识和创造力等综合化素养。

  一、全面贯彻落实素质化教育要求

  要想使得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训练能够在教学与实施课程上都取得最完美的成效,就必须把素养化的培养任务全面落实。而素养化教学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整体素养,不但需要认真考虑当下,同时需要对未来加以规划,所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训练就需要从以下多个角度来展开。首先,根据整个课程框架的形成,从学生总体上掌握和梳理《大纲》内容以及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其次,学生对基本学科技能的掌握,这也是根据整个课程结构所提供的初步要求,就语文课程来说,需要他们能说得一口流畅的普通话,并对汉字加以正确书写。此外,还需要学生们能对已学会的基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最后,针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使学生发现自身的兴趣点;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要认识到并掌握这些知识点的意义,从而进行持续的认知,并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唯有如此,才可以推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施。

  二、注重以读写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语文读写教育工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战略地位。随着小学生能力的提升,还应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语文核心素养。正是基于这原因,在学校实施小学语文读写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们必须加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借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在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器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语文课的阅读内容。此外,老师还应设计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阅读情境,在多媒体教学课程的引领下,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并阅读文章,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和分析能力,并最终使其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为例,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老师们可以通过情景导入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把风光无限好的西沙群岛景观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引领学生,使他们很自然地形成向往的情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教材内容的诵读之中。而且,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他们也能够认识到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并了解到我们祖国的无限好风光。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掌握到优美的词汇,生动的描写,这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随文练笔,并就自己喜欢的地方、景观进行仿写练笔,进而通过读写结合,进一步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注重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小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社区、校园、家长三方面来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并帮助他们冲破应试教育的桎梏。现如今,国家教育部早已明文规定,坚决不可以对学校教育科目加以大量额外补习,以此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打下了良好的铺垫。此外,根据国家大政方针的指示,学校和家庭还需要给小学生创造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并主动地和他们进行沟通,从而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读书能力。

  比如:可以指导小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实践,并由此来进一步提高综合语文素养;或者积极地提出有效问题,带领学生融入文本学习,以问题进行导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积极思考探索。这样,学生们就会根据问题的引领,对照文本展开阅读学习,又或者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语文知识背后的内涵,又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到一些人文道理。

  四、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提升

  阅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要想对学生的语文基本素质进行训练,老师必须根据生活,循序渐进地、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引领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进行语言的积淀。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课文《少年中国说》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更细致的教学。《少年中国说》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成就、艺术水平和美学意境的优秀作品,值得广大同学们深度品读,认真品味。老师引导同学们在欣赏课文时,体会到其中语句的巧妙使用,比如“少年+A+则国+A”这句式,就利用了强烈的排比,产生了很强的感染力。在第二段中,课文中还有“河”、“日”、“龙”、“虎”、“鹰”、“花”等字眼表达,使得整个文章结构显得更加工整、紧凑。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实用学习信息,自身的修辞和想象力也能够得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审美水平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通过对其所采用的文本手法方面加以分析,并品析整句话中运用的排比修辞手法,能够体会到排比句式的气势磅礴。在这样的语言积累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不但能够获得显著提高,而且其分析语句、理解词句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促进了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形成。

  结束语:综上所述,课堂综合实践教育在培养小学生的文化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身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正确引导,加强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专业技能。此外,还必须做到刻苦钻研,积极创造,关爱每一个学生,从而把学校文化核心教育全面落实到课堂综合教育的实施中。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60-61.

  [2]王凯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7(36):234.

  [3]傅登顺.核心素养关照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思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8).

篇二: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

  

  第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场所,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是课程,主渠道是课堂,最根本的是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发挥引导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应用、说明和解释,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参照每个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满足他们独特的需要,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展,并确保学生有真实的机会去运用和证明他们对“21世纪”素养的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要摈弃填鸭式、讲读式,要倡导或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学会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第二,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自身水平不高,或者说自身素养不高,他不可能担负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而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是需要学校进行持续不断地培训、实践,这是外在的。更多的是来自教师的自我觉察,自我惊醒,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本体和实体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

  第三、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

  让学生在课程中提高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为此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课程体系,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

篇三: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语文这门学科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征,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侧重点是为学生传授知识,提升学生的考试能力,无法将语文课堂应有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大限度实现语文课程价值,需要教师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基本素养的提升。这样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知识,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保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通过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更多自主学习意识强、性格积极向上的学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核心素养教育下,学生个人素质修养能够得到提升,如思想道德品质、个人言行举止、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同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够吸收并牢固掌握更多知识。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而言,其范围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以外,还注重利用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修养。由于核心素养教育具备高效性与可实践性特点,还需要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来,提升吸收与消化知识的能力。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改进以下几点:一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对各种新的教学方式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还未完全掌握生字、生词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与创新。或者是课堂教学与教材内容联系不紧密,学生基础知识巩固不到位,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带来影响。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下,要求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轻松、有趣、愉快的学习氛围,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不过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对学生的需求了解不多,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教师对语文学科特点理解不到位。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关键是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提升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但是一些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升,需要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内容,将课堂教学组织好。三是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对学生听说能力训练较少,这些教师认为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读与写,听说练习仅仅是蜻蜓点水。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需要尽快作出改变,以满足核心素养教育要求。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策略

  在学科教学目标设计中要首先落实核心素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看成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也把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先进)的思维方式和优秀(良好)的品格(品性)看成是学生的三大核心素养。

  1、课堂融入价值观

  依据教材内容,确立具体的价值观,做到有的放矢。价值观是一个人心灵的风向标(管“心”的)。一个人首先应该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好的、对的,什么东西是值得追求的、坚守的、效仿的,有正确的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这是为人之根本(是人的观念系统的“根目录”,其他观念都是“子目录”),学校教育若不在这上面扎根,就会迷失方向,人的素养就会有根本的缺陷。

  2、课堂明确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脑力劳动(认识活动)的武器(媒介)(管“脑”的)。它是由思维方向、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等构成的综合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脑力劳动的水平和质量。课堂教学不能只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知识和能力的细节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上下功夫。

  3、课堂侧重品格塑造

  品格是一个人的行为(广义)表现和为人形象(管“行”的)。它是一个人素养的直接反映。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内隐的,那么品格则是外显的。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若失品格,一切皆失。”这三大核心素养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三根支柱,缺失会造成人的素养大厦的坍塌。

  四、具体措施

  (一)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体现出核心素养教育下语文教学价值,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此,教师应合理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渗透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确保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渗透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呢?(2)晶莹的珍珠指什么?(岛屿)一串串又说明了什么?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发言,谈谈自己对南沙群岛的印象。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最好用自己的话表述,不应直接照搬课文内的原话。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生活体验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加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了解社会,并主动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情境中,充分感悟生命的价值、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并在无形中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逐步内化成个人态度、信念、价值观和教养的养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联系学生生活实践,还要与学生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等相结合,引导学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角色转换中提升能力、增长见识,并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改编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即兴演讲、思维对碰等各种形式,将学生带出课堂,组织各种类型的语文实践活动,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梦圆飞天》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学习任务:在家与父母聊天,了解他们对我国飞天事业的看法。并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近几年我国人民生活的变化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要问学生如下问题:“你们觉得梦圆飞天主要展现了什么?”学生由于提前做好了相关准备,因此都积极发言,有学生说展现了民族的骄傲与自豪,也有学生说中国人从此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了。如此一来,很轻松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加强实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的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经验,认识发展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若是与这个规律出现违背,那么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对核心素养教育而言,也需要与生活、社会和学生实际加强联系,引导强调探索、实践与活动。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改变课程功能、重建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和落实课程实施,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发情境中进行探索。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神奇的克隆》教学中,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并不成熟,认识水平不高,所以很难理解“克隆”这个词语的含义。对此,教师可以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桑树压条、柳树扦插、马铃薯切块等实践活动,将学生已有实践经验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隆”这个词语的含义。之后,教师可以按照从低级复制到高级生物克隆的顺序进行讲解,让学生加深对克隆这个高科技技术的理解,这样就可以轻松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会对克隆技术前景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对今后社会的发展展开丰富联想,真正体现了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

  (四)注重积累,海量阅读经典书籍

  阅读能力培养也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中华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映照着学生的心灵,并启迪学生的心智。从当前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来看,还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基本上除了课本以外,其他的阅读书籍狠少,这样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不能得到提升,知识面较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写作能力与创造力无法获得提升。对于这类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起阅读经典书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语言材料,实现厚积薄发的目标。这需要教师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积累以外,还要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五)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也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为学生传输语文基础知

  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合作学习期间,学生之间能够加强沟通与交流,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切实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教学过程中除了是认知过程以外,还是交往与审美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将调查报告撰写出来,引导学生进入社会,主动发现社会现象与问题,在调查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实现能力的提升、知识的增长。由此可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在学习上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协调发展。

  总之,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已经非常落后,无法与现阶段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突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让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篇四: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

  

  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也只有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为例,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核心素养落实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进行具体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落实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的重要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为了实现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要加强对教材和学生的深层次研究,善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效果。

  1.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是学生初接触科学课程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初步培养。新课改中指出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好奇心的呵护,要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培养,以便于他们对生活中有关科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但就目前小学科学老师的教学而言,很多老师仍围绕教材内容进行单向灌输的教学,既没有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学习空间,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往,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会受到极大程度的影响,这将会影响科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1.

  核心素养落实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小学科学老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对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做好具体的培养计划,这样才可以在有序的培养中,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于实

  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下面笔者将对核心素养落实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策略进行介绍。

  1.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就需要老师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逐渐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进行培养。也只有在此种教育背景下,学生才会在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促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科学探究精神。比如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在不同烧杯鸡蛋下沉和鸡蛋上浮的视频,学生在观看中会被此神奇的现象所吸引,并产生好奇心,师生共同进入到对此神奇现象背后秘密的探究中。

  1.

  借助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学生自主探索机会

  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探究十分重要,老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其充分的自主探索机会,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就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而言,老师过于看重课内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学,这将会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课外实践活动精心设计。比如在教学《我从哪里来》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母亲孕育生命的不易,老师可以在周末的时候,开展护蛋行动和负重体验等游戏,对于护蛋行动,可以要求学生带一颗生蛋一整天,并要确保所带生蛋不受到任何的伤害;对于负重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要不捆绑4斤左右的沙袋,持续时间为一个小时,让学生对孕妇的生活进行体验。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能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会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让其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并更加感恩自己的父母。再如老师可以设计《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的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践活动,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阅读材料、网上查阅、实地考察等

  多种形式,从而对生活中的伪科学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些伪科学现象进行正确的解释。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对伪科学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进行了解,并会养成生活中识别科技真伪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学习观,端正科学学习态度。

  1.

  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这就要求老师从不同途径入手。首先,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是学生创新思维产生的源泉。比如在教学《四季星空》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给学生营造逼真的学习环境,这样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中,积极想象,促使其想象能力的发展。其次,老师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持续发散状态,让学生保持创新的动力。比如在教学《滑轮》内容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模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生活中存在的动定滑轮的应用和原理进行寻找和分析,并对记录单进行填写,之后进行组间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在发散思维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总结】

  综上所述,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小学科学教学中,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因此,老师要运用多样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让其保持探究和思考学习的热情,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促使其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立东.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培养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9(03).

  [2]林云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态度养成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2).

篇五: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篇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

  

  如何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阶段正是夯实语文积累大厦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全面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而课堂实践则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实施途径。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应以人为本为聚焦中心,既整体重视听、说、读、写、思,又重视课内外一体化的全面教学,让生动的课堂在学生思维中产生共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优化课程内容,促进核心素养有效渗透

  为了促进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需要对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进行优化。然而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将知识、情感和思想做到相互渗透、融会贯通。语文教师只有迎难而上,重视优化课程内容,才能提高核心素养渗透教育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图片或资料,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和毁灭后的破败,激起学生心中复杂的感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此阐述自己的心声,加深学生对圆明园的认识。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对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另外,优化课程内容还应注意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尊

  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教师除了要运用好教材,还要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活动场景中,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感情和思想文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桂林独特的山水风光,进一步感受桂林的美,进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又如,在教学《秋的原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一起秋游,学生走出教室,踏上郊外的原野,去观察和欣赏芦苇、稻田、枫叶、晚霞、炊烟以及大雁等,亲身感受秋天的迷人景色,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好习惯,提高学生感受能力。

  三、注意教学方式创新

  小学生的一个特征就是较为活泼,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能注意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融入各种新型教育理念教学方案之后,教学手段也有了质的飞跃。和过去仅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教学方案对比,现代小学语文中的各种教学方式能从学生阅读能力、学

  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从多方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班级展示交流、课本剧表演等众多形式进行教学培养,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案的时候,既可以在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上创新,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在庞大的网络数据库中找寻各种知识,促进教学创新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在后天教育中进行培养,并且课堂实践是最好的培养途径。小学语文素养的课堂实践会让语文的学习更加富有智慧和灵性,会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可以丰富理解并巧妙运用语文知识,进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初步的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即发展了思维,也提升了审美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篇七: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

  

  实践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宋文韫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了重点。这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及时转变和调整课程理念和实施方法。本文就此分析探究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与策略。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落实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了重点。这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及时转变和调整课程理念和实施方法。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学生的体验、参与以及合作,主动思维、大胆实践,通过语言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中之重,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看、写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综合素养的提高,又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一)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开口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按照布鲁姆的学习能力分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认知过程的逐步深化,从浅层次的“记忆/回忆”“理解”“应用”入手,引导学生的思维层级不断深入到深层次的“分析”“评价”“创造”。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参与和探究主题意义。在学生学习并理解了文本主要内容后,鼓励学生开口交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反思,然后进行表达,并对所学内容进行评价,比如可以谈一谈哪一条建议适合自己、哪一条不适合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与学生交流并且积极鼓励学生交流,为学生创造一种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语言交流的趣味性,并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在学生开口交流时,教师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充分肯定其学习成果,让他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更加努力地对待接下来的学习。对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教师也要尊重他们,积极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鼓励其大胆开口交流,消除胆怯心理,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二)融入跨文化意识,拓宽学生视野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将跨文化意识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既可拓宽学生视野,促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又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理解掌握。阅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适合其认知能力范围的英语绘本。长期坚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素养,也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三)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树立基于探究主题意义的语言教学活动观,在教学中要深钻文本,进行深层分析理解。对文本分析不到位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文本分析时,要利用What、Why、How这三个关键词丰富对文本的认识。即不断理解文本“说了什么”“为什么说这件事”以及“怎样说的”,从浅层信息入手,逐渐深入到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四)联系教材,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思维教师教学中要善于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锻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课本知识的延伸价值,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就英语教学而言,只要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做事情、说事情,引导学生思考对所学文本是否认同,以及认同或者不认同的原因,就契合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内涵。学生学完词汇后进行分类,体现了思维;学生观察和分析简单的语法现象,总结出语法规律,也体现了思维;学生在总结、概括、推理的过程中理解文本,亦是思维。从课堂生成的角度看,开放性的活动设计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方面,可以促使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继而引发学生在课堂中表达不同的观点。教师关注到语言生成,鼓励学生提供多种答案,体现了思维,而学生的课堂生成则能够促使教师思考师生之间有意义的思维活动。总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只有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才是最合理科学有效的方式。作者简介:宋文韫,西宁市西关街小学。[责任编辑海青]2020年第12期37

篇八: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内容摘要:小学作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深度推进,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求日愈凸显。本文列举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路径;

  方法

  著名语文大师于永正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语文知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掌握适应生活关键的综合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长期担任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管理工作,根据语文新课改理念及课标要求,结合个人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没得到有效落实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因为担心小学生年纪较小,思维方式简单,所以绝大部分的时间老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用老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思考以及实践等。导致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及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培养。

  (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够扎实

  语文课堂应把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学科基本的教学目标。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发现,不少老师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及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训练的意识,依然习惯

  采用“填鸭式”方法进行教学。此外,部分老师习惯将知识点切得七零八碎地进行教学,学生被老师的串讲串问牵着走,对所要掌握的知识没有整体的识记,学生没有真正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深度学,更谈不上能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了。

  二、小学语文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和方法

  (一)注重教材的深度挖掘,做好培养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编排的,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语用目标。我们老师就要认真地研讨教材的内容,明确每个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哪方面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要在意识地落实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天地人》,这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的三大组成因素,学习要做一个顶人立地的人。同时还安排了培养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培养的识字课文,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识字,同时还教会学生要养成各种各样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行为习惯站如松,坐如钟。如学习习惯:看书、写字、听课等。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把握好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结合相应地内容,落实学生的素心素养。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明确,自己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此,教师应要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以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如在教学理解课文内容时,不要再串讲串问,而是给学生一个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带问题去读文,在文中提取相关的显性信息,借助这些信息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再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利用显性信息来感情文字背后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等。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核心素养就会得到更有效地落实。

  (三)善于利用拓展环节,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增强,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更应该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拓展活动要求,让学生多在阅读、交流中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更多的语境中去实践体验,增强自身的语文学习素

  养。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段落或者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后,就链接相关的阅读文章,让学生人人动嘴阅读,人人动脑思考。再比如,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的古诗文,设计古诗词填写竞赛,这样学生在准备竞赛时能对所有的古诗词进行记忆背诵,长期通过这样的主题阅读相关练习,有助于增强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其对所要掌握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也有着重要的教学作用。

  (四)增强课堂激励意识,让学生乐学好学善学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学习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这其中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做到乐学、好学、善学,才能扎实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我们要善于及时地运用表扬激励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良好氛围。例如在课堂中,对于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很清楚很完整的,要及时地表扬,并以此为契机激励其他学生学习如何能向别人表达完整的意思,能让人听得明白,听得清楚。再如,有学生能在课堂中拓展课外的知识,要及时进行正面肯定、激励,同时也可以达到激励、引导其他学生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并进行拓展运用的目的。对受表扬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就会对学习有更多的兴趣和信心,能够更积极更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学生在充分地学习中就能够不断地培养了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结论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落实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从而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兰红娟.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81):41-42.

  [2]牛安生.探析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179-180.

  [3]王亚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1):26.

推荐访问: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 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 素养 小学生 课程教学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